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橫明> 第564章 糜爛的西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4章 糜爛的西北 (1 / 4)

所以,趁著此時西北有戰事,趕緊將鬆弛的武備緊張起來,順便將那裡的問題釐清,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聽你的意思,是支援出兵?”老方從孫子的話裡,已經聽出弦外音。

“爺爺,有好處的事情,為何不幹,吐魯番王朝這些年都快分崩離析。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土地是寶貝,不如我們幫他們認識清楚……”

所謂幫他們認識清楚,不過是藉口罷了,方書安的心思,他爺爺自然能看出來。

“什麼寶貝,那個地方可是苦寒之地,無人願意去。你不要琢磨了,前漢前唐倒是有西域都護府,但是並沒有給國家帶來多少幫助。相反,還一直靡費國力。”老方對孫子的話不以為然。

“苦寒之地,可不是那麼回事,爺爺,那些話都是說給咱們聽的。實際上,西域雖然不少地方是沙漠戈壁,但是也有很多綠洲,稍微利用好,產出的糧食不是小數目。最主要的是,那個地方的氣候和土地十分適合種棉花,只要能在那裡大規模推廣棉花,得到的收益將會十分巨大。”

“棉花,能有多大收益?”

“下一個羊毛布,甚至比羊毛布更廣的市場!”

方書安的說法,讓老方陷入到沉思當中。

他孫子說的事情,沒有失手過,但是西北有沒有說的那麼好,他也有疑問。歷史上,還沒有人能在西域獲益,方書安真行?

“朝廷很難同意,除非你能拿出來,說服大臣們的證據。”

這是老方能想到的辦法了,真要是想說服大臣們,必須有說過去的證據。

而對於此,方書安從來不缺。

“兩天時間,我就能給出您東西來。”方書安激動的笑著,說服他爺爺,也是個開始。

羊毛紡織用的機械,最開始就是為棉紡織開發,原型也是方書安在後市見過的棉紡織機器。

實際操作來說,棉紡織的難度要比羊毛紡織小,除錯和轉化也更快。

有老方的態度之後,他們便趕緊去工坊,將之前改造過的棉紡織裝置繼續最佳化,拿出來強有力的證據,來說服朝廷大員。

事實證明,老方說的一點都沒錯。在西北之事上,成化年間以來,內閣很是專一,那就是置之不理。

內閣擴大會議上,一眾人都不同意出兵嘉峪關。哪怕是兵部尚書崔景榮,都持很謹慎的態度。

別人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李汝華,甚至連提高嘉峪關防禦等級的建議都不支援。

自從國庫開始變得充盈之後,李汝華反倒是越來越小氣了。

窮的時候窮大方,富裕的時候開始摳門。

以前該花錢的時候,他還是能支援花錢。現在倒好,就算是該花的錢,他都要猶豫一陣子。

趙煥作為吏部尚書,對於西邊的事情也不看好,那邊官場的情況,他很是瞭解,不具備支撐大規模作戰的基層組織。

“陛下,從您登基開始,我們就在嘗試恢復西北地區朝廷的編制。現在,實不相瞞,西邊還差不少,若是幾萬大軍開過去,莫說是糧草,當地連配合的官員都還不全。”

西北陝甘地區,布政使自然是有的,但是一級級下去,尤其是知縣以及縣丞級別的官員,到現在還是空缺。

很多地方,縣尉竟然是實質上的一把手。

說起來,也是歷史遺留問題,並非是朝夕之間釀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