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人參生存法則> 第二十一章 出國之二,華裔教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出國之二,華裔教授 (1 / 2)

很快就到了星期一。

歐陽鶴清晨5點就出發前往國際機場接機馬教授;實驗室所有的研究生和教師在早上7點鐘,全部到齊,在辦公室待命。

7點10分,李教授打來電話,要求所有人員分成兩組:

第一組15人,由越夏帶隊,守在主教學樓樓下等待迎接馬教授的車;

第二組,剩下的人,到講座會議室準備裝置,等待馬教授講座。

講座會議室的裝飾工作,昨天就已經準備好了。嶄新的桌椅,桌子上都擺好了水果和飲料,主講臺的上邊拉這一條紅底白字的大條幅,寫著“熱烈歡迎加拿大馬教授蒞臨我校指導”。

7點30分左右,馬教授抵達市理工。

車停在主教學樓樓下。

第一組的人員在主樓門口列成兩列,馬教授見到這陣勢,先是一臉受寵若驚的樣子,激動的趕忙上前和大家握手,表示感謝。第一組的人擁著馬教授進主教學樓,引導馬教授到講座會議室。

一邊走,李教授一邊給馬教授介紹越夏。

馬教授個子不高,消瘦的身材,西裝加領帶,頻頻向接他的老師同學鞠躬致謝,非常謙卑恭敬的樣子。聽上去,馬教授是江浙一帶的口音,具體哪裡就不知道了。

8點整,講座準時開始。

“各位同學、老師,大家好,很感謝李教授和各位為我準備的這麼周到和充分。在加拿大25年,從來沒有接受過這樣待遇,還是祖國人民熱情啊。”

“哈哈哈……”,大家迎合著笑了。

“這麼多人來聽我的講座,還有那麼多人站在後面,各位幸苦了,謝謝大家。我今天主要介紹一下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的概況以及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最後會盡力給大家答疑解惑,有什麼質疑,一定要提出來,我和大家共同學習。”

整個講座大約持續了40分鐘。

這位教授25年發了50篇sci,最低的影響因子也是4,在工程行業,尤其是對於我們這樣的小學校來講,是非常好的成績了。

馬教授本身還是知名英文科技雜誌的編輯。

教授的講座給我的啟發確實很大,讓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工程行業的研究,頓時感到外國教授確實不一樣,有種開天眼的感覺。

講作的結尾,馬教授還展示了加拿大的環境,和他在加拿大的實驗室,並歡迎我們到大加拿大交流。

最後於朋和越夏提了兩個問題是李教授提前設計好的問題),馬教授很認真的解答過問題後,講座就結束了。

聽過講座,趁著馬教授和李教授吃茶點的檔口,所有的老師和同學迅速回到了辦公室,齊刷刷的做回到自己的辦公桌,等著馬教授來參觀。

馬教授和李教授一邊在實驗室裡參觀,一邊聊著天。

“李教授啊,你們實驗室的人氣好旺啊。”

“是啊,每年都有20到30的考生人報考我的實驗室,但是我的實驗室吞吐不下這麼多人,所以每年只能招收10人,我還在考慮著明年把實驗室擴建一下。”

“你這實驗室少說也得有30個學生吧?”

“目前是50名學生,12個博士,38個碩士,這12個博士裡有4名是在職的,所以今天沒到出席。導師的話,加上我一共是五位。”

“在職的博士,是什麼意思?”

“就是這些博士都有工作,平時除了要做本職工作,還要做博士的科研工作。”

“哎呀,這一邊工作一邊科研,那一定很辛苦啊,兩邊都要分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