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我的導師,楊清老師,想邀請您來參加我們學校的青年學者論壇活動。11月底,持續3天。您的往返機票和住宿、餐食等費用都由我們學校承擔。您要是有時間回來的話,我就讓楊清老師給您發一個正式的邀請函。”
朝陽的導師三番兩次的邀請我,我要是在拒絕,就顯得太高傲了。
楊清這是想和我交朋友,我得盡力參加。
和梁老師商量了一下,他很支援我去參加這個青年學者論壇。於是,我就答應了朝陽。
隨後,就是朝陽的導師,楊清,親自和我聯絡了。楊清和我一起,制定了我將在青年學者論壇上講的內容。
朝陽就這樣,給我帶來了另一條有份量的人脈。
在瑞典的這些年,多了很多接觸行業內優秀科研工作者的機會。
在這些科研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在國際上的地位,遠遠超過李教授。
李教授這種教授,在國際上,是沒有任何地位的。他也就能在市理工和行業內作威作福了。
準備回國前,突然接到了於棟的電話。
於棟是龍州市農林大學畢業的,和我同一年在市理工大學入職的。
還清晰的記得,當年他給李教授買了一臺兩萬多的蘋果電腦,同年他就得到了國家的基金,但是那一年,我申請基金失敗。李教授還教育過我說,基金本子寫的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來瑞典以後,就一直沒有怎麼聯絡於棟了。他的電話,讓我很意外。
“於棟啊,好久沒聽到你的訊息了?”
“可不是嗎,你一出國,就銷聲匿跡了一樣啊,連朋友圈都不見你發啊!我們都老想你了,所以就代表大家,給你打個電話,哈哈哈......,我也順便問問,學校這邊,你有沒有需要我處理的,我幫你處理處理?”
“呵呵呵......還行,學校也沒什麼事需要辦的。於棟,最近學校工作怎麼樣,很忙吧?”
“是啊,忙的腳打後腦勺啊!最近學院參加了華盛頓協議的評審,全學院的老師,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於棟無奈的說。
華盛頓協議,是一種工程教育認證,透過這個協議的學校所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國際的認可。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這是件好事情。
“現在有很多的好學校都已經進入華盛頓協議了。但是,咱們市理工這種學校,想要被評上,應該非常有難度吧?”
“是啊,所以咱們現在,都放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做各種需要被稽核的材料。基本全都得重新修改,有的材料,都扔了,重新編!”
“這啥意思啊?做假材料啊?”
“呵呵呵,就是那個意思。除此以外,李教授也花了不少的錢,據說從縱向課題裡挪用了幾十萬呢,把評審組的專家都伺候好了。李教授還為這次審查,花了二百多萬,整了個金屬加工展覽館,在咱們學校搞的老轟動了!”
本來理論上是好事,但是當大家一起拿起來玩兒的時候,很快就會被玩兒壞的。就像大學生、碩士和博士一樣,別管適不適合搞科研,恨不得全民讀博士了。最後,大學就像小作坊一樣,生產出一堆質量不合格的產品。
要是龍州市理工這種要啥能力沒啥能力的大學,也能進入華盛頓協議,按照這種標準,以後是個學校就能就華盛頓協議,然後全民進華盛頓協議,最後,這個協議也就不值錢了。就行像碩士和博士一樣,一廣告牌子砸下來,拍住10個人,9個是博士。
“哦,那真不錯。”,我違心的讚揚道。
“確實不做,就是把咱們這些年輕老師給累殘了,還費力討不到好。所有的活,都是咱們這些新入職的老師做的,我們就是秘書的秘書的秘書,就算做的再多,功勞也都歸了指揮我們幹活的人了。現在啊,大家一干活,就會想起你石心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