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苦難嗎?”
“要是從本科開始帶起的話,穆老師,這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我和金名承諾過,最多兩年。現在我的兩個孩子需要我的陪伴,過去這一年多,我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他們。”
“石心啊,你就沒有考慮過回國嗎?”
“穆老師,我知道我現在說這樣的話,不近人情,畢竟我是瑞典人。瑞金給我很多,我很喜歡在瑞金工作,我的孩子們和金名都很適應瑞典的生活。所以,我目前沒有回國的打算。”
“石心,但這裡是你的根啊,你的家在這裡啊,國家培養了你,你現在事業有成,是不是該回來報效祖國了。再說,你的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你總得回來孝敬他們了啊,他們還能活幾年啊?你不能總是這麼飄著吧?”
這是這些年來,我一直需要去回答的問題。
穆林不是第一個問我這個問題的人。
我在瑞典生活了十多年,我的第一個房子,我的第一個孩子,都是在瑞典出生的。
我的孩子的母語是瑞典語,我的孩子更習慣瑞典的生活。
我和金名更喜歡瑞典的生活,簡單、輕鬆,有更多的時間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瑞典,我們能感受到,我們活在詩裡。
那麼,我的家在哪裡呢?我想說,我的家在瑞典,因為那裡可以讓我真的放鬆下來。
所以,我也不知道,我的根在哪裡。或者說,我不敢說,我更想紮根在哪裡。
我沒有什麼遠大的報復,我不想發誓要為誰的崛起而貢獻什麼,因為我從小接受到的資訊是,地球沒了誰都能轉。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也樣。
我也沒有什麼好勝心和事業心,我只想過簡單的生活,只想過能讓自己快樂的生活。如果我有好勝心,那麼我多年前一定不會去瑞典,一定會留在市理工,把越夏等人一網打盡。
我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我就是一個小人物。
對於父母的問題,我和金名一直都在計劃。
我們在斯德哥爾摩買了一棟別墅,同時,我們又在距離斯德哥爾摩120公里的地方購買了另一棟別墅,這棟別墅還帶有兩千平方米的花園,這就是為我和金名的父母準備的。
所以,我們依然可以孝敬我的父母,我不是把父母扔在龍州市不管了。
至於我們到底是不是在飄著呢?
我從來不覺得我們在瑞典的生活是漂泊,我們過的踏實、充實。
“呵呵,穆老師,你這一連串的問題,真的是靈魂的拷問了。”
“別怪我說話太直接,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就是覺得國家和父母是最重要的。孔子說過,父母在,不遠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