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給小惡魔出的數學題,難住他了嗎?”,會議結束後,閒聊時,琳達問我。
“我故意先算的乘法,後算的加法。我還沒有教他先加減,後乘除。不過,他確實發現,我算的有問題,但是沒有搞明白為什麼呢。早上走的時候還說,今天要查一查資料呢,哈哈哈......”
“我猜你騙不了他多久了,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分分鐘就查的清清楚楚。”,許飛搖搖頭說,“現在我兒子的問題,我都已經招架不住了。”
來瑞金的第一年,許飛的兒子就已經三歲了,現在十歲了。他的兒子,對天體物理學十分感興趣。
“你們的孩子都對高難度的東西來勁,真是奇怪了。我兒子就喜歡音樂,中國人就是聰明,從骨子裡就聰明。”,琳達感嘆道。
“誒~不能這麼說,我女兒算不清楚,這個還是分人。我女兒也喜歡藝術,我有的時候還不死心,想引導她學習一下科學,但是這小丫頭居然和我談判,說我不尊重她,不給她空間。她還說讓我認命吧,她就是沒有繼承我的基因。”,這是曲尹。
曲尹剛來瑞金的時候,女兒已經五歲了,現在12歲。以後就想做畫家,十以內加減乘除算不清楚,但是小丫頭的理由很充分,“計算機都有了,為什麼還要浪費那個腦細胞?科技的進步,就是為了解放人類,省下時間時間去做更有意思的事情。”
曲尹一直因為這件事情頭疼。曲尹年紀較大,所以腦子裡滿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守舊觀念。
“我覺得你不應該去要求她,她有自己的想法和特長,她就是不喜歡科學,幹嘛非要讓她學呢?孩子的未來是她自己的,她有選擇的權利。”,琳達對曲尹說。
琳達是移民三代,接受的教育是純瑞典教育。
瑞典的教育很開放和自由,是不提倡家長過度的干涉孩子的選擇的。
之前有一個開飯店的中國朋友,她沒有接受過太好的教育,所以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後讀個博士。所以從孩子7歲的時候,就開始強迫孩子頭懸梁錐刺股,結果孩子報警了。孩子一共報了三次警,最終,政府剝奪了我這個朋友的撫養權。
“可是畫畫這東西,找不到什麼好工作啊。”,曲尹反駁琳達。
“找不到好工又怎麼樣,那是她自己的選擇,她是要為自己選擇負責人的那個人。”,琳達說。
“可是我做父母的有責任啊!”
“你給她愛了,給她溫暖的環境了,給她教育了,給她你能力範圍內可以給她的一切了。你已經盡到你的責任了。你難道打算包辦她的一切,最後讓她成為巨嬰嗎?”,琳達反問。
曲尹沒有回答。
“孩子喜歡那樣的生活,她即使過的辛苦,但是她心裡快樂,這比什麼都重要。”,琳達緩和了語氣,繼續說。
“外一以後不快樂呢?”
“不快樂她會改變自己的選擇。”
“要是30歲才發現不快樂,就來不及了,她什麼技能都沒有。”
“畫畫怎麼就不是技能了,她還能搞設計呢。曲尹,你想的太多了。未來是不能預測的,活在當下。”
曲尹是典型的中國式教育的代表,琳達是典型的瑞典教育的代表。兩者的觀念截然不同,他們最近常常在教育孩子的問題爭論不休。
我和許飛在這個時候,往往只笑不語。
“對了,石心,昨天下班後,王洛又給我打電話。”,曲尹每次爭論都以失敗告終,這個時候就會馬上轉移話題。
“哦?還是說專案的事兒?”,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