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安藤從京都發來的書信,確定秀忠即將返回江戶之後,竹千代決定去探望住在竹田御殿裡的千姬,再順帶告訴她這個訊息。
自打回到江戶以來,因為彼此所持立場的緣故,竹千代並沒見過這位比自己年長七歲的姐姐。
但在秀忠即將返回江戶前夕,他卻動了去探望她的念頭。
竹千代會毅然踏出這一步,皆因秀忠曾為了配合家康在天下面前演一出忠義大戲的策略,曾向正信下達了讓千姬陪秀賴母子一塊赴死的指令。
即使這只是一場基於政事考量的演技,但在事後聽聞此事的千姬心裡,卻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痕,她也為此對秀忠產生了隔閡。
同樣身為不受寵愛的孩子,竹千代在讀完安藤的書信後,立刻就想到了千姬、並隨之產生了共情,或許這就是驅動他主動前往探訪的原因。
作為備受家康關心的孫女,千姬在居住與吃穿用度方面均受到幕府厚待,從大坂城一併陪她返回江戶的心腹女官刑部卿局也繼續隨侍在身旁,可她卻並不幸福。
就連在客廳接待竹千代時,她也不加掩飾地流露出鬱鬱寡歡的表情,似乎還沒從豐臣家全滅的陰影裡走出來。
竹千代觀察著她的神色,權衡再三以後,仍忍不住開口問了她一句早已擱在心裡很久的話。
“姐姐,接待突然來訪的我,會不會讓你感到為難、甚至覺得是一種負擔?”
“沒有呀,何出此言?”千姬一愣,認真地迎向竹千代的視線,“是什麼讓你有這種顧慮呢?”
“姐姐一定聽說了吧?右府一群人躲進山裡苑的糧倉後,是我下令井尹軍開的槍……他們正是聽到槍聲,明白求生無望後才毅然赴死。”
“然後呢?你認為我會為此而恨你嗎?”
“老實說我確實有這個顧慮,因此才一直疏於問候。今天鼓起勇氣來訪,看見姐姐神色恍忽、心事重重,就更讓我歉疚不已。”
“既然都這麼直接地提到這些了,那我想問一句:又是什麼讓你決定拋開顧慮來看我呢?”
“那大概是……在我們身上或多或少所保留的共同點吧?是它將我們給連線到了一起。”
“共同點?你自幼在江戶生長,而我打小便去了大坂城,接觸不多的我們會有什麼共同點?”
“姐姐應該也聽說了,父親出於策略考量,向正信說了要你陪右府母子一併赴死的話吧?”
“……”
像被觸碰到內心的禁忌和傷疤一樣,千姬對此保持了沉默。
但她頃刻變得落寞與低沉的眉眼,卻更向竹千代證明了她仍對秀忠這番話無法釋懷。
“我從生下來後,就按爺爺的指令被交給乳母阿福撫養。”
“雖然也住在江戶,但可以說自小就在遠離父母的環境中長大,在這一點上和姐姐很相似。”
“我和母親還有國松丸的感情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糟糕,關於這點我並不想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