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衣事件雖然在家光的強硬手段下被平息,但卻在後水尾天皇心裡留下齷齪,由此產生的餘波仍在持續叨擾著遠在江戶的家光。
寬永五年公元1628年),仍對紫衣事件大為介懷的後水尾天皇,向幕府表明了讓位的態度。
由於中宮和子已經誕下皇長子高仁親王,所以家光雖然也在表面試圖暫緩後水尾天皇的讓位,卻也下令開始著手建造後水尾天皇禪位後、以上皇身份居住的院御所。
在朝廷眼裡,這無疑才是家光的真正立場——期待著後水尾天皇將皇位禪讓給高仁親王。
在幕府與朝廷關係緊張的這一時期,京都所司代重宗不斷把令家光操心的訊息傳回江戶。
其中最令家光父子憂慮的,就是高仁親王身體抱恙的情況了。
“這是怎麼回事?從生下來直到現在都還健健康康的親王,怎麼會突然說病就病了?而且病情還一直沒有好轉?”
在本丸執政區——表的議事堂裡,家光為此向正勝與信綱表達了對朝廷強烈的不信任態度。
“或者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宮裡有人在暗中對親王不利。”
信綱說出了家光最不想聽的話。
但這個可能性卻也被家光設想與考慮過,他臉色為此變得更嚴峻了,目光似箭地望向了信綱。
“你是指宮裡有人被安排向高仁親王的飲食裡下毒?”
由於事涉皇宮,信綱當然不敢以絕對語氣回應,於是便以俯身迴避的姿態預設了家光的詢問。
“這群自命清高的烏合之眾,他們竟敢……竟敢……”
家光牢牢握著手中摺扇,因為太過憤怒,摺扇竟在他手中被一把拗斷。
感受到家光雷霆之怒的正勝,努力保持著身為若年寄的冷靜態度與客觀立場,思索了一會後,向家光提出了一個很有針對性的建言。
“將軍大人,事已至此,比起可能引發朝廷與幕府離心離德的追究或責罰,不如據此加強防範,同時也給宮裡一個下馬威。”
“嗯,正勝說得也有道理。”家光情緒逐漸平息下來,“你有什麼好見解嗎?”
“或者我們可以籍此制定中宮御所的御食制度,規定從此中宮與親王的御食都由江戶派遣過去的御廚負責,並且負責試毒的命婦也由江戶派遣過去的女官擔任。”
“嗯,這樣也能將暗藏禍心的觸手從日常方面阻擋在中宮御所之外,是個很好的主意。”
家光滿意地衝著正勝點了點頭。
“那就這麼做吧,即刻派人通知京都所司代重宗照此執行。”
極有主見的家光,在政事上卻很擅長聽取幕臣們意見,也極懂得鼓勵與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在這點上,他和已故的爺爺家康非常相像,爺孫倆都極善於積聚家臣力量併為自己所用。
遠在京都的重宗在接到家光指令後,靈活運用了各種方式向朝廷施加了巨大壓力,後水尾天皇一派不得不為此作出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