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愛卿,愛卿,竟要,出兵北伐!?這是為何啊?那北方的匈奴人,現在似乎並沒有引兵犯境的意思?”
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此時正一臉吃驚且錯愕的,看著下邊,那半跪於地的趙昊道。
這小子似是完全沒有想到,某人會在這個時候提出要北伐的要求,以至於說話的時候也是結結巴巴的,舌頭都有點打結了。
其實不光是漢獻帝劉協,就連四周圍那滿朝的公卿大臣們,乃至劉備本人,也都是如此,一個個的被趙昊這突如其來的一擊,給震的不輕。
更有甚者,當場譁然,當即便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此時距離當日小皇帝封賞,並在皇宮宴請那十八路諸侯,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了。
首先在這一個月裡,那所謂的十八路諸侯,自然是已經各自回家,帶領著自己旗下的大軍返回了各自的領地之中。
畢竟這裡是長安,是漢王朝現下的國度之地,幾十萬大軍圍在那裡也不是個事兒。
除了趙紅之外,唯一能留下的,也就只有被封為長安城守,兼皇城禁軍統領的劉備劉皇叔了。
關羽張飛二將,作為劉備的結拜兄弟,手下的猛將,地位上自然也是跟著水漲船高,各自擺脫了此前那弓馬手的身份,成為了自劉備之下的二三把手。
沒了董卓的牽制,以及其在此前所施行的高壓政策之後,在這一個月中,長安城倒也是在劉備的治理之下,逐漸變得熱鬧起來。
城裡城外,馬車,牛車,外出耕種的農民佃戶,自各地往來做生意的商賈等等,也開始變得絡繹不絕起來。
不過如今的長安城,畢竟復建的時間還短,再加上本世界裡通訊交通等方面的手段太過落後,所以暫時還稱不上繁華二字。
而在這一個月中,趙昊除了靜心修煉,穩固自身的武學境界之外,也是時常往城外的軍營中跑一跑,跟那些現在已經屬於自己的軍隊溝通,熟絡一下。
聯絡一下感情,培養一下那所謂的統帥威嚴等等。
另外,在這朝堂之上,趙昊也算是頗有建樹......
除了不鬧事,遵法度,不越禮,不過於干涉朝政,讓一個稱職的大將軍形象深入人心,贏得了滿朝臣工的好感,叫他們相信自己是為好同志,好戰友之外。
這廝還在這幾日之前,跟小皇帝劉協那裡,上過一道分量不輕的奏摺。
那奏摺的內容大概就是,講述了當今天下的大勢,然後吹捧了一下漢室皇威正統,抨擊了一下董卓那罄竹難書的種種罪狀,而後又陳述了一番漢室皇朝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有了這些做鋪墊之後,趙昊便順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那就是要以漢獻帝劉協的名義,向天下頒發一張招賢令。
明面上的目的便是,要選賢任能,從天下各地,選拔出在各方面有所建樹的能人賢士。
補充董卓亂國以來,漢室皇廷所損失掉的那些臣工舊將們,以此來穩固皇室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