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奏摺一出,自然也是贏得了滿朝臣工的喝彩與贊同,但唯一叫他們中的某些人有些不滿的一點便是。
趙昊所建議下的這張招賢令,竟然會要求不問出身,無論貴賤。
這個標準,就有些超出了某些來自世家大族的接受範圍了,畢竟在三國初期這麼一個將亂不亂的年代裡,士大夫階層依舊是把持著這個國家的主要政權。
這滿朝的公卿大夫,其中的絕大多數,也都是來自於各個世家門閥,世代有人為官的家族,再不濟,也是出自於書香門第之中。
趙昊這招賢令的意思,似乎就是要打破這個規矩,直接向天下人招賢,其中涉及到了不小的利益糾葛,這是叫他們有所不滿的地方。
而且除此之外,按照趙昊所上奏的摺子裡的意思,貌似他不但是要從漢朝各地招納文臣武將,就連那些技藝精深的鐵匠,醫師,教書先生。
乃至於耕地的農民,各地往來的商賈等等,都在這招賢令的範圍之內,這是叫那些朝臣們所無法理解的。
對此,小皇帝就更加拿不定主意了,因而在趙昊上奏摺的當天,劉協並沒有給出什麼明確的回應,只言稱要考慮幾日,再做決斷。
實際上就是這孩子還小,暫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散朝之後,便召集了一杆親信之臣商量主意去了。
不過他們的辦事效率倒是不慢,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就已經做出了個對策。
那就是,這招賢令的主意,既然是趙昊提出來的,那便要他來主要負責此事。
除此之外,王司徒與劉備劉皇叔,以及後來的國舅董承等幾位當朝重臣,屆時也會從旁輔助於他,稍微有點監視的味道在裡邊。
不過,趙昊對此結果也還算是比較滿意,便欣然接受這一委託。
實際上他此番奏請小皇帝,下發那招賢令的原因,除了是為了方便他自己招納無雙武將,以及各種能用得著的人才之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是有開始為中興漢室皇朝的系統任務,做鋪墊,打基礎的意思。
不過趙昊畢竟不是個能閒得住的人,像招賢令這樣的主意他倒可以出一出,但真要讓他來做的話,卻是力有未逮。
某人的目標可是要進軍無上天道......
好吧,退一萬步來說,趙昊現在可是還有其它的任務要做呢,自然不會將自己的時間,浪費在這些繁雜且麻煩的事情上。
於是乎,也乾脆做了一次甩手掌櫃,將這件招賢納士,關係到漢室皇朝穩定的大事,全權交給了他手下新收的謀臣~賈羽來負責了。
話說,賈羽可是為牛人,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臣與軍事戰略家,原本是屬於董卓的部將,現在董卓死了,自然就歸屬於趙昊的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