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趙昊年少,難當大任的。
有說劉協的旨意下的有些輕率,提請他收回成命,慎重而行的。
還有的則過分一點,乾脆就數落起了趙昊的不是,拿著某人當初北伐在外,多次對朝廷召他返回的旨意抗旨不尊的事情做說法。
妄圖以一個欺君,違抗君令的罪名,就此便要罷免了趙昊的大將軍之位,要奪他的兵權。
進而,還想把某人發配到南疆戍邊抗蠻去。
而提出了這個建議的臣工,貌似是姓袁的~
那小老頭具體叫什麼,趙昊沒記住,只知道對方好像是袁紹、袁術所代表的袁氏家族,在京城的一位話事人,而且還是他們二人的一位本家族叔什麼的。
趙昊倒是記得,如果按照三國世界原劇情去發展的話,這位袁姓的公卿,貌似在董卓遷都長安之後不久,就會因為一點什麼事情,被董卓給一劍劈死了。
現在倒好,因為他趙昊的緣故,董卓沒了,這廝倒是蹦躂起來了,而且還是想要把他往死裡去整,要發配南疆了都!
其實,趙昊也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打算。
無非就是想依著那麼幾個抗令不尊的由頭,妄圖以此小過,來抵消趙昊北伐之事的功績,從而給某人留下一個不賞不罰的局面。
而以小過抵大功,這在整個華夏曆史的發展與程序之中,似乎也是屢見不鮮的,是一個例行的慣例。
如果真要他做成了,那這麼一來的話,在北伐過後,那匈奴,鮮卑被滅之後所剩下的大片土地,可就成了待嫁的美女。
雖然在名義上,那片新鮮的疆土是屬於大漢的,但總是要有個人來管著不是?
此時他袁家的代表人物,袁紹可是堂堂渤海太守,手握重兵,且本身距離鮮卑一族的勢力範圍就近,伸伸手的功夫就能弄到不少的好處。
要知道那可是一塊遼闊的草原地形,十分適合飼養各種牲畜,以及戰馬。
華夏中國之地,自古以來就缺少馬匹,有了那麼一塊地之後,也就相當於具備了極大的戰爭潛力,為這個年代裡最強的兵種~騎兵的培養,拿下了一塊充分戰略要地。
這位袁姓大人的目的,自然就是要為自己背後的袁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即使因為各方制衡的原因,袁家不能整個拿下那片草原,但至少也要在那塊大蛋糕上,分一杯羹才是。
而小皇帝這邊的旨意,卻貌似是要整個的,將那塊地都封給趙昊。
這顯然是不符合袁家,乃至更多勢力的利益的,故而,他這時候站出來反對的很激烈。
不過可惜的是,趙昊這廝無疑也不是個會吃虧的主。
眼前的袁姓公卿,放在和平年代也許是位高權重,但若是在這漢末時期,亂世將至的年代裡。
他敢跟趙昊這麼一個手裡掌控著實際兵權,而且,還是負責拱衛中央地區安全的大將軍玩這一套,這無異於是在找死。(未完待續。)
喜歡都市之位面旅行家請大家收藏:()都市之位面旅行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