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唐墟> 第四百八十七章 初到汴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七章 初到汴梁

汴梁,在中原腹地,大河之濱。此地建城甚久,在戰國之時,便是七雄之一魏國的都城。

綿延千年以來,汴梁城幾經戰火,毀了又建,終於在大唐之後迎來了再一次成為皇都的機會。汴梁百姓自是歡喜雀躍——天子都要來此地居住,豈不是說明這裡事首屈一指的風水寶地了?雖然這位天子來路不怎麼正,名聲似乎也不太好,但終究是九五至尊,選都城的眼光是不會錯。況且,汴梁成為皇都之後,商賈多了許多生意,百姓多了許多做工的活路,就連當官的,也少不得往上升個那麼一級兩級的,這便是皆大歡喜了。至於那個已經漸行漸遠的大唐皇朝,提及她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汴梁的城牆,正在加固增高,護城河也在拓寬挖深。畢竟天子之都,規制要比過去的梁王王城高不少。這還只是眼下的應急之策。等梁帝皇位坐穩了,汴梁城少不得要擴建,那就是後話了。

因進進出出的車隊、民夫不少,城門的守衛也就不太森嚴。畢竟這裡是大梁的心腹之地,敢在這裡鬧事的人屈指可數。真要是敢鬧事,也不是區區幾個守城兵士能料理的。

肖俞混在進城的人流中,緩緩前進。百無聊賴之中,抬頭看了看城門上的石匾。一條青石橫嵌在門梁之上,兩個古拙的大字“汴州”已經有些剝落,青苔森然。當年朱溫初被封為梁王之時,為彰顯自己身份與眾不同,便要將城門上的匾額換下,將城名正式改為“汴梁”。只是當年朝中還是有些人有膽量和梁王扳手腕的,紛紛站出來反對——天下除了西都長安、東都洛陽、李唐龍興之地晉陽之外,其他城池均以“州”命名之。你一個梁王,也不是正牌的皇親,你的封地憑什麼與眾不同?

自然,晉王的封地也是有些與眾不同的——皇帝直接將晉陽封給了李克用,但一來當年李克用兵鋒正盛,二來李克用自從他老子那一輩就開始經營河東,還是在河東節度使的職位上封晉王,於理於法都有說得過去的地方。

朱溫當年也怕惹眾怒,給汴州改名之事便不了了之。

不過私底下,還是稱汴州為汴梁。

多年以來,在大梁將領、梁王屬官不遺餘力的帶動下,汴州百姓自己也都習慣了“汴梁”這個稱呼。

而現在看起來,汴梁城很快就真的要改名了。

就是不知道,這位大梁皇帝會中意哪個名字呢?汴京?梁京?還是直接將洛陽的名號拿過來,叫東都?

肖俞心情複雜地隨著人流進了城。

朱溫在汴梁經營了二十餘年,民生甚是富庶。街市通衢縱橫寬敞,車水馬龍,比之洛陽也是不遑多讓。

大相國寺是汴梁城香火最盛的寺廟。當年武宗滅佛,因大相國寺是他家老祖宗睿宗皇帝賜匾定名的,便也沒敢對這座寺院下手。故而中原不少沒了道場的高僧紛紛到大相國寺掛單,這裡更是名聲大噪。

肖俞進城之後,沒費多大力氣,便找到了這座久負盛名的佛家道場。

大相國寺門前的兩尊石獅子,當地百姓都說是從北齊天保汽天保年間便蹲守在此,迄今已歷三百餘年。肖俞饒有興致地打量了一番,見石獅底座有火燒刀砍的痕跡,而石獅子身上光華可鑑。肖俞記得,昭宗年間,大相國寺曾毀於火焚,現在的寺院房舍,其實是後來依制重修的。石獅子的底座顯然是經離過那場火焚的舊物,而這兩隻石獅子毫無損傷,則一定是後來重刻的。而汴梁百姓卻都一口咬定這便是三百年前的的石獅子——事易時移之後,百姓果然大都是健忘的。

喜歡唐墟請大家收藏:()唐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