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你可以用木桶隔水去蒸,會比電飯鍋做出來的更好吃,也一次效能多蒸些。你如果打算包好再拿去賣,一定要做好保溫,涼了就不好吃了。”江雪把自己能想到的全部告知于娟。
于娟打從心底,心存感激。
兩個人把滿滿一鍋米飯全部包完,
看著十幾個包好的飯團,江雪留下兩個做晚飯,其餘的全部被于娟用保溫箱帶到上班的地方給幾人試吃。
吃過的人一致好評。
于娟立馬停止了在劉青霖這邊打包的工作,開始採購更多的食材,大批次的去做。
外面冰天雪地,陳華覺得於娟一個女孩子做飯還好,出去售賣太過受罪,還不會騎摩托車,也和劉青霖請假,去幫她賣。
陳華騎著摩托帶著于娟,買了保溫桶,保溫袋,還準備了厚棉被。
幫著把大袋的米往家裡運。
需要的菜往家裡搬。
第一次他們也沒敢做太多,做了五六十個,陳華騎著劉青霖的摩托車去附近的代售票處。
不到半個小時,陳華打電話給于娟讓她繼續做,等會他回來拿,非常的好賣。
火車站售票地在室內還好,一些售票點在室外,排隊少的幾個小時,多的可能要頭天晚上過來先排著,一直排到第二天白天,佔著個位置不好離開太久,排隊途中又冷又餓,飯團即是溫熱的,飽腹感也強,口味也不錯,所以才會那麼好賣。
“你讓我賣三元一個,我加了價格賣四元,15元四個。非常好賣,那五六十個只在一個代售票點,都沒夠賣。”
陳華一邊說,一邊把收到的錢都拿給于娟。
零零散散,兩百多塊錢,于娟在心裡核算這五六十個需要的成本,發現能賺一大半還要多。
壓下內心的火熱,讓陳華把她又包好的飯團拿走,她繼續淘米煮飯,炸裡脊,炸香腸,炸油條碎等一切準備工作,炸好了不停的包,放在保溫箱裡。
再由陳華頂著寒風運往大大小小的代售點和火車站裡銷售。
當天晚上,陳華車子往返了兩三趟,一次保溫箱大概150多個,三趟就是400多個飯團。
加上之前試的60個,賣了1800多元,核算下來利潤竟然有1100。
往後幾天更是,利潤比她當時做盒飯還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