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末世之雍正帝妃傳> 第兩百六十六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兩百六十六章 (3 / 4)

十阿哥輕輕嘆了口氣:“其實我也搞不懂,老爺子這爹到底是怎麼當的?人家都養兒養女,就他,養出一排刺兒頭,誰他瞧著也不順眼,自己的孩子,提起來像冤家。打的打關的關,落得如今這下場,連普通人都不如——擱三百年後,咱全家都可以上電視做調解類真人秀了。”

胤禛哼了一聲:“你信不信,到時候那些專家還是會指責咱們、偏袒老爺子——明明是他當爹沒當好!”

九阿哥順嘴道:“皇阿瑪當爹沒當好,這得怪咱爺爺,誰叫咱爺爺那麼早就撒手人寰?”

十阿哥插嘴道:“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有心理上的替代父親……”

“你傻麼?那些‘替代爹地’最後不都叫皇阿瑪給砍了麼?”

“可是九哥,到底咱爺爺是不是上五臺山了啊?”

“上個屁的五臺山!”九阿哥瞪了他一眼,“你啊!別被金庸洗腦了!”

那日,康熙又談起此案,他說,如今地方上竟然會出這種事,這樣的太平盛世,還要有人作亂,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結症到底在哪裡呢?

當時,胤禛正侍候在一旁,他聽著聽著,只感覺老爺子的思維反反覆覆在死衚衕裡繞圈,心裡就有點欷歔。

鬼使神差的,他就多了一句嘴:“皇阿瑪,依兒臣的愚見,結症從表面上看,主要是在人上。”

康熙一愣:“人?什麼意思?”

“兒臣是說,人口太龐大了。”胤禛繼續道,“咱們旗人入關之前,天下人口都在一億之下徘徊,尤其明末,人口損失不少。但是等到乾……等到再過幾十年,很可能會突破一億到達一億半。地,就這麼多,不可能再突然增加,人卻都要張嘴吃飯,這樣下去,自然會出事。這種問題,不能回老祖宗的書裡找辦法,因為這隻在咱們大清遇到,以前是沒有的。”

康熙聽得吃驚,極少有人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因為普遍都認為,人多是好事,生孩子越多越幸福。

“那你說,該如何解決?”

人口問題在當時,不光困擾著大清一個國家,如果康熙能夠跳出來放眼世界,他會發現,全球都在面臨同一個麻煩:人口激增。

自新大陸被發現,玉米,番薯,土豆,花生……新物種不斷向舊大陸湧入,能吃的東西大幅激增,科技、醫學的進步,都導致人口拼命增長,光是十八世紀。全球增幅比例就達到百分之四十三。

關於這一點,胤禛早就在後世的書籍裡看見了。

然而人口帶來的不光是壓力,更有新的機遇。歐洲國家正是透過大力發展工商業,來吸納過剩的人口,以工業化和城市化來解決人口問題,從而艱難地邁上了現代化的道路——這條路,走得越晚。付出的血淚代價越多。一兩百年的近代史教訓,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胤禛沉吟良久,他鼓足勇氣。終於道:“按照兒臣的愚見,不如多給商旅行方便,以及,讓那些閒餘勞動力進入手工作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康熙頓時皺起眉頭。

這算什麼意見!自古以來的等級順序都是士農工商。第一是當官做老爺,再要緊的就是鞏固農本。商人是最被瞧不起的,哪有轉頭去提議經商這種最不入流的事!

“老四,你糊塗了!”康熙頓時沉聲道,“放棄務農。去做小生意,去幹手工活,長此以往。地方上就不穩定了!閒人多了,流動大了。尋釁滋事的只會更多,人心會亂!你今日是怎麼了?!怎麼會連這麼基本的道理都弄不懂!”

胤禛心裡一嘆:果然。

見他不出聲,康熙想了想,又說:“你剛才說,人口是結症的表面,那麼,結症的裡面又是什麼?”

胤禛苦笑,他還有說的必要麼?

但他仍舊躬身道:“回皇阿瑪,兒臣覺得,結症的裡面是人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