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初八百七十五年,魔修入侵慶廷國境,永元帝率大軍親徵。
周群率領太白門人相助,守住了離魔域最近的婆娑、洞瞿、嚴提三州。大戰得勝,周群被奉為“道尊”。
周群回到門派,拒絕了掌門傳位給他的提議。此時他已突破元嬰,進入合道,修真界宗派共稱他為“劍修第一”,無人敢有異議。
周群的師弟師妹也都各自成家的成家,下山的下山,時不時回來一聚。
濯雲長老仍舊日常去掌門那哭哭窮,跟老師兄老師弟們喝喝酒,時不時下山轉一圈,收一兩個小徒孫。
這日,濯雲長老派人來請周群,讓他去一趟引愁峰。
到得引愁峰放鶴軒,只見濯雲長老跟幾個師叔師伯說說笑笑。見周群來了,濯雲長老便指著旁邊坐著的一個小身影,對他道:“群兒,你看像不像你?”
那小身影站起來,正是抽條的年紀,身體挺拔得如同一株尚且稚嫩的青松,眉眼間是不同於年齡的沉靜,五官尚未長開,卻依稀可見將來清俊的模樣。
旁邊一個師伯拍手笑道:“照我說,竟是和連川小時候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這小孩天資優異,秉性非凡,濯雲長老讓周群收了他作徒弟。
眨眼又是十年過去,小孩長成了青年,十餘年已渡過煉氣、化神,金丹在望。
儼然又是一個太白首徒,未來的宗門之光。
“你金丹渡劫在即,心中卻有迷惘。”
淨練峰的石臺上,劍鋒帶來的嗡鳴震動猶自回響。周群只左手持一枝銀杏樹的枝條,面對雙手握劍的徒弟。
青年眼中閃過一絲茫然:“師父,我近來打坐練劍,常有一絲遊移不定,卻不知是為什麼。”
周群看了他片刻,放開銀杏樹枝,轉身道:“隨我來。”
他想了一下,又說:“去喚你小師叔。”
徒弟來到明閣的藏書閣,在一座一座堆得高高的書架間喊道:“小師叔。”
過了片刻,一陣窸窸窣窣,從一座書架後探出一個青年的腦袋,模樣清秀,眼神雖亮,卻顯得有點呆呆的。
徒弟皺了皺眉,他與這位叫陳長約的小師叔向來沒什麼話說。畢竟他終日除了吃飯睡覺喝水就是修煉,而對方除了吃飯睡覺喝水就是在太白各處閑逛,或是在藏書閣裡窩著。
何況陳長約修煉了近六十年還只是煉氣,這在太白內門簡直是恥辱。
徒弟倒沒想過什麼恥辱,他只是不在意。
他帶著陳長約去見師父,周群卻領他們下了山。
三人到了上京。
上京依舊繁華。徒弟跟著周群,在城中熱鬧喧騰的夜市兜兜轉轉,最後坐在了一間餛飩鋪子裡。
臉被燻得紅膛膛的夥計肩膀上搭著汗巾,捧上三大碗餛飩。
剛切好的小蔥灑在飄著油花的清湯,飽滿的鮮肉的色澤從晶瑩的餛飩皮中透出,香氣引得陳長約咽口水。
周群動筷,陳長約動筷,徒弟只好也動筷。周圍一片說話談笑、叫賣吵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