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過了彎道口,便駛入了金雞嶺一帶。
這裡原是國都城通往溪口鎮的路,來往商旅大多從金雞嶺的主道行走,一是路況相對要好些,少了野獸出沒。
二是沿途有幾家可供留宿的驛站,在路上有個相對安全的停留地。
但是也有例外的人,比如眼前的馬車。
還有,幾日前經過的那一列隊伍。
這些人都是另闢蹊徑,走了金雞嶺中少有人煙的岔道。
車伕從國都城出來直到跟藍衣人早先派來的隱衛隊伍匯合上,在崇山峻嶺間也耗去了不少時間。
他走得艱難,心底難免腹誹那個黑心的主上,放著陽關大道不走,偏偏要挑這冷僻的道路。
他卻是不知,此為藍衣人跟另一撥人馬在溪口鎮達成的協議。
兩邊雖然目的略有不同,但是本著大體相似,細節差異的宗旨,還是在友好平和的氛圍裡順利達成了口頭上的約定。
互不干擾各自的勢力,故而藍衣人命隱衛直接繞開了金雞嶺主道,該走小路,也算是方便了對方。
傍晚時分,憑著豐富的經驗,車伕終於跟隱衛的隊伍碰面了。
......我怔怔站在那架碩大的屏風前一動不動看著,努力回想腦海中關於上頭繪製的山水長卷的印象。
我睜大了眼睛,視周遭竊竊私語交頭接耳的看客為無物,看得這麼專注,早有夥計遞了訊息,連店鋪的主人都驚動了,悄悄從裡間出來。
對於字畫上的造詣。我實在沒法跟雲楚相比,但是我堅信一件事,就是真正美的東西,是哪怕一個門外漢都會被打動的。
讓人一見到就會情不自禁的被吸引住,想看多一眼,再多看一眼!
宮中那一架畫屏上出自前朝大師的作品便是很好的佐證了這一點。
當我在看到疤臉男修復的時候,不誇張的說。整個人都沉醉其中。
足足觀察了一刻鐘。我連屏風上的邊角落都看過了,轉而觀察屏風的架子。
最後,我才如釋重負的嘆了口氣。
這不是真品。幸好不是!
雖說仿造者的技藝高超,贗品終究還是贗品。
不能說眼前的東西不美不好,只是因為珠玉在前,若是兩架屏風同放在一處比較。高下立現。
我也慶幸這店鋪內放置的只是個贗品,若是真有機會從宮中流出。那可是天大的罪過!
不知多少人要擔上干係!
店主是個身材清瘦的中年男子,在我觀察屏風的同時,他也跟周遭的幾個客人正談論著眼前這件東西。
也許是我觀察的時間太久,他們也一直在留心著我的舉動。此刻聽到我的嘆息聲,店主率先走過來,他的臉上露出一絲驚詫的神色道:“鄙人的店內。此架屏風為最珍。“
”不知姑娘對這件前朝大師的作品有何見解?”
我搖了搖頭道:“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