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我明白。”方明湘想了想,覺得確實是這個理。“只是有的東西具有稀缺性,如果現在不把這塊地買下來,萬一同行買了,就會對我們產業帶來衝擊。”
這話當然是藉口,只是有些話不好對鄭叔說。
在他們眼裡,因為九十年代的經濟飛速發展,所以對未來非常樂觀。
肯定不會相信,網際網路興起後,世界會發生多麼大的變化。
二千年後,雖然經濟依然在高速發展,可是對民營經濟來說,卻已經停滯不前了。
大量的傳統行業,面臨洗牌倒閉。
對於未來的經濟,方明湘的信心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大。
因為到時自己也失去了重生的優勢,不敢說一定能繼續帶領大家贏利。
而這些土地和市場,屬於稀缺資源,你有了之後,別人只能找你租,這樣一來,等於有了大量的固定資產,不容易貶值。
就算經濟形勢再差,只要租得出去,就不用擔心養不活這些人。
當然鄭叔的話也有道理,只要賺了錢,沒有這些土地,照樣可以在別的地方投資。
經濟形勢變差後,老百姓賺錢越來越難。
但是對有資金的人來說,隨便投資幾個專案,就能坐地分錢了。
像網際網路幾家大企業,她或許做不過二馬,但是可以提前佈局,用風險投資的方式,提前擁有股份。
這樣獲得的好處,比屯地划算多了。
“你這話確實也有道理。”鄭叔不是固執的人,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仔細想了想方明湘的話,覺得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同樣開店,一個位置好,一個位置差,差別是很大的。
即使位置差的人,早早打好了基礎,依然會被位置好的人,輕易擠垮。
“我最大的擔心,其實不在這裡。”方明湘沉默了一會,覺得沒必要對鄭叔隱瞞什麼。“現在經濟發展這麼快,不代表十年後,依然能這麼賺錢,想想東面的島國,他們現在已經停滯不前了。”
鄭叔是聰明人,這樣提醒之後,肯定會明白自己這樣做,其實是未雨綢繆,為未來打基礎。
就像香江人,一有錢就買樓,其實就是明白一個道理。
錢會貶值,投資會有風險。
土地和房子,才是最安全的東西,只要手裡擁有這些,就會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