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收藥師廚師之類的,或許很多人還能夠理解,可對於月華門招收大量的工匠鐵匠,就有些讓人費思了。
像鐵匠,對於一個宗門來最大的作用,恐怕就是打製武器,可問題是月華門上下總共也才一百多號人,就算人手一劍,其價值恐怕也不如透過金錢購置來的划算。
武器這東西,除非出自名家之手,否則價值並不高,利潤也十分有限。像梅溪城和宣城中的鐵匠,除了偶爾打製一些刀槍劍戟之出售外,更多的時候都是靠打造農具之類的營生。農具雖然利潤更少,價值更低,可至少需求量大。
況且月華門招收的工匠鐵劍的數量並不算少,這就更難解釋得通那些猜測。
事實上,招收如此數量的非戰鬥人員,在月華門內部也有很多的分歧,即便大家清楚韓冰的意圖,可依舊覺得有些過於擔憂了。
韓冰招收這麼多的工匠鐵劍,目的十分的明確,就是研製出屬於月華門自己的煉丹爐。
別看現在月華門煉製丹藥的能力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可和月華門如今的需求相比,這個數量很快就無法滿足韓冰的需求。
韓冰的精英模式,並不是要限制月華門門溶子的數量,而是在滿足現有門徒的需求下,有限的增加月華門武者的數量。
而隨著現有弟子的成長和強大,這種限制會逐步的放寬。特別是隨著月華門在臨近城市影響力的提升,必然會吸引到更多有賦和實力的武者加入……未來,月華門門下弟子的數量,即便是數百上千,也絕非不可能。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以現在月華門煉丹的速度,恐怕就只能用杯水車薪來形容了。
別看這次百花門出售了兩具丹爐給月華門,問題是那是韓冰花費了巨大代價換回來的,以後想要繼續從百花門購買煉丹爐,恐怕難度絕非這次能比,月華門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即便是韓冰也承擔不起。
這便是關鍵裝置受制於饒後果。
南界有賦成為煉丹師的人,絕對不可能像現在這般稀少,之所以許多人最終功虧一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百花谷對丹方和丹爐的壟斷。
況且,即便韓冰現在利用系統的資源,能夠繼續從百花門交換到更多的煉丹爐,恐怕對月華門丹藥煉製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韓冰必須還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煉丹爐的使用壽命。
別看蔣義的那個型煉丹爐,使用了數十年依舊完好如初,那是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蔣義根本沒有能力去使用,一個月,甚至數個月才會開爐一次。
而現在月華門的三具煉丹爐,幾乎是滿負荷運轉,其老化的速度自然不是蔣義那個丹爐能夠相比的。五年,或者十年,這三具丹爐恐怕就得完全報廢。
這恐怕也是百花門最終同意將丹爐作為交換條件的原因之一。
想要培養出更多的煉丹師,就必須擁有更多的煉丹爐,這是培養煉丹師的基礎。
而想要獲得更多的煉丹爐,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製造,不然月華門的煉丹能力必然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