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3章 引薦
其實鄭懷謙的計策很簡單,一條路是魚死網破,但老董已把錢花出去了,再怎麼折騰也只能回來百分之四十,頂多是出口氣,另一條路雖然風險大,但是一億元的投資,至少以二十億退出,加上老董出讓的股份,有三十倍的收益。一億對三十億,誰會不殊死一戰?
況且,這些紛繁複雜、盤根錯節、天衣無縫的虛增收入,監管部門也不容易查出,由成書亮打點到位,也許查都不會查。
中介機構更是利益關系,只要利益到位,中介會網開一面的,走走過場就算了。只要熬到成功上市,在晏城就樹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到時候誰也不能輕易將整個公司怎麼辦。
那個晚上,鄭懷謙想好了未來一年多的佈局和手段。一年多來,他強力推著老董踩著鋼絲前行,改制、中介審核、申請報會,按部就班,盡在掌握。
老董見鄭懷謙預設了自己做假賬的做法,還積極幫自己擦屁股,越發興致勃勃。後來又研發了狂犬疫苗,這個疫苗一出,導致tk的地位飛速上升,大廈落成,公司正式入駐開發區,tk的外部形象開始確立,也有了自己的商標和品牌,還成立了科學研究所,規模之大到占上市公司營收比例超百分之九十九,是許多人眼紅的聚寶盆。
地位徹底穩固,鄭懷謙的兒子鄭一然大學畢業後,鄭懷謙又倚仗自己的人脈,親手把孩子送進了研發的崗位,父子倆想齊齊上陣控制住tk的上下核心區。
但鄭懷謙萬萬沒想到,還是在眼皮子底下出了事。
鄭一然工作不過一兩年,tk就在這個時候開始被漸漸爆出狂犬疫苗有假的訊息。
人用狂犬病疫苗一直讓tk引以為傲。在公開年報中,自稱是“國內首批自主研發銷售流感疫苗及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疫苗企業”,這款疫苗預計一年之內會為公司帶來7.4億的營收。
出了這事,鄭懷謙不得不再出手擺平。可是他擺平的只是消滅那些謠言,吃多了變得滿腦肥腸的股東們對於製造假疫苗卻不引以為戒,反而還在持續。
tk的名氣已經夠響了,樹大招風,可不是什麼好事。可是劣幣驅逐良幣,又一貫是現實。
鄭懷謙只好找到成書亮,想讓他使個法子壓一壓那些人的明目張膽。成書亮便安排了人整核,也算是給群眾一個交代。tk短暫偃旗息鼓了一陣子。
鄭懷謙意識到老董他們只是暫時裝裝樣子,還是會繼續。股東制也越來越多,這成了老董不再懼怕鄭懷謙的底氣,鄭懷謙為了兒子的前途,選擇袖手旁觀。
明面上輪到他的所有部署,皆是他單向去聯系,至於中介機構,鄭懷謙僅僅出席一些不痛不癢的閑聊、聚會,從不參與正式輔導和各類議事會議。
老董也不傻,知道鄭懷謙這個人是在做切割,未來一旦東窗事發,好撇清關系。但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誰見過幾個上市公司老闆被殺頭的?當然,這些話老董也只能在自己心裡嘀咕,畢竟還不能和鄭懷謙撕破臉。
鄭懷謙在股改前就迅速退出了tk生物董事會,讓給了秦家頂替——這也是在成書亮的要求之下。
鄭懷謙得替成書亮收拾爛攤子,不能留下讓人抓住的把柄,至於秦家,作為成書亮的秘密合作夥伴,現撿了個大便宜自然是開心,往後有什麼事,也更好說話,更好為成書亮所用。
鄭懷謙並不覺得委屈,在國內,即使東窗事發,真正安全退市的,又有幾個?他算是穩中求勝,這是最好的結局。
隨後,tk就開始經歷一系列複雜的股權變更,包括職工股清理、增資、股權轉讓等等,公司控股大股東也幾經更疊,但創始的三個元老依舊不變。
成書亮出事之後,老董自然就慌了,沒了保護傘。新來的市長還沒混熟,不知道是什麼來路,比成書亮要清廉得多,油鹽不進。好在後來粟海東也下了馬,又來了個祁定遠。
老董攀不上高的,低的總攀得上。資本市場就是由一個一個的局組成,做局的人手握資本屠刀,而揮刀之前必須先買通掌權者,千古不變的邏輯。拉上祁定遠,左右還有個張元水,還拉著鄒元直的兒子鄒司禮入了夥,於是又開始為所欲為。
鄭一然由於父親退出了股份,他在tk的地位也變得搖搖欲墜。
作為鄭懷謙的兒子,他的一路高升在所有人的眼裡都是理所當然的事,至於他實際能力如何,努力與否,反倒變得不重要了。
和所有內心驕傲的年輕人一樣,也曾下意識地排斥“鄭懷謙的兒子”這個稱謂排在“鄭一然”這個名字前,成為別人對於他最重要的定義。
年少的時候,他甚至發誓絕不依靠父輩的關系,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但後來至少有一點他明白了,除非他徹底當個普通人,否則他不可能不受到父親權勢的影響。很多東西,他不想要,他父親也沒要求別人給,可很多人就是會自動自覺地送到他手上。那些優待無處不在,讓他避無可避,直到無奈地接受它的存在是一種更深意義上的潛規則。
中學時候的鄭一然曾經想過,自己將來最好不要跟政法行業沾邊,他可以是個科學家、建築師、醫生,甚至是商人,就是不要走父親的舊路,但沒想到進了tk,都還是得跟著父親的罩子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