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
秦銘正看著最近的支出,接到來自朝廷的指示,微微一笑。
郭剛和劉水正在兩側,聽完指示都面露驚訝,精鹽運去彰義鎮的時候,大人就和他們說過事情會鬧大,而且一旦鬧大,朝廷必然會指示他們前往鎮壓。
先前他們還不信,如今見了結果,不得不信了。
朝廷的人離開,郭剛忍不住感嘆:“大人真是算無遺策,連朝廷那邊的安排都考慮到了。”
秦銘笑了笑:“並不是考慮到了,而是一開始此事就在我的掌握之中。”
秦銘話雖這麼說,可還是有意外的情況,他想的是透過精鹽控制彰義鎮,使得田中嗣不得不向他服軟。
怎料彰義鎮居然折騰出了關押一事,再加上各地都督的舉止往日估計也不怎麼樣,使得百姓爆發,弄出瞭如今的暴動。
不得不說,秦銘心裡還是有些愧疚的。
此事折騰,秦銘是真沒想到會折騰到如今的地步。
萬幸的是,李世民將事情交給他,秦銘還有補救的機會。
“收拾一下,帶上糧食和銀兩,咱們去彰義鎮收人!”
秦銘勾起嘴角,彰義鎮的百姓,在此事過後,起碼有一半得跟著他走!
隨著秦銘的指示,整個寧州都督府都忙了起來。
當天下午,兩萬藩軍帶著寧州能騰出來的所有糧食和銀兩前往彰義鎮。
與此同時,郭剛去慶州調動新一批的糧食和銀兩,此舉一方面是為了寧州百姓,第一方面則是為了給秦銘供應。
急行軍兩天,秦銘帶著兩萬藩軍進入彰義鎮第一個州。
大街上空曠一片,隨處可見狼藉,風吹過,帶動一些比較輕的東西,顯得格外蕭瑟。
環顧四周,秦銘讓隨行的人拿出銅鑼,一邊敲一邊喊。
“靜南鎮鎮撫大人奉命前來,請當地百姓出來迎接。”
“靜南鎮鎮撫大人奉命前來,請……”
銅鑼聲響徹整個街道,很快就有百姓探頭,瞧著大街上的藩軍,第一反應就是關門,可隨時又反應過來,是靜南鎮的鎮撫,不是彰義鎮的!
一時間,不少人家都出來了。
雖說彰義鎮百姓輕易不踏足靜南鎮,但兩邊臨近,彰義鎮的百姓也是聽說過秦銘的做法,不知有多少人羨慕靜南鎮的百姓能得到這麼一個好鎮撫。
只是,靜南鎮的鎮撫,為何跑到他們彰義鎮來了?
有膽大的當場就問了出來:“靜南鎮的鎮撫大人,您為何跑來彰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