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是烽火狼煙的大名府,往後是滾滾潰敗而逃的大宋敗軍。
高坡恰似一道閘口,控遏南北、隔斷生死。
柳哲目光血紅,一拳狠狠地砸在土坡上,塵土飛濺,手指殷紅,聲如虎嘯龍吟:“插大宋皇龍旗,於此地狙擊契丹前部先鋒官耶律大石!”
“令下,插大宋皇龍旗!”傳令官腰跨長刀,提著三眼火銃一路小跑,傳遍全軍。
“插皇龍旗!”
一千親衛分散在數百米長的土坡上,翻身將背後的龍旗每隔一米插在地上。絹秀的金龍栩栩如生,在朔朔北風中獵獵作響。
宛如一道無形的長城,剎那間飄飛的皇龍旗散發光芒、榮耀、逆流而上、不懼生死的氣場,震懾天下。
柳哲一襲青衣立在高坡之上,對著敗兵嘶聲竭力地大喊:“快撤!進澶淵城!”
慌亂、無序、無助的潰兵抬眼齊刷刷地好奇地盯著這個青衣書生,在殘酷的戰場上、在敵人兇殘的追擊之下,大宋竟然還有立在風口浪尖上、以單薄的身軀力扛大敗潰輸的人!
無數士兵投來了尊敬、敬仰、佩服的眼神,卻還是被滾滾洪流裹挾著繼續向南撤退。
一路從古北口敗退、過白河溝不敢停留、過大名府不敢進,再退就是澶淵、就是汴京。終於,在一道不起眼的土坡,看見迎風而立的大宋龍旗,還有一位接應我們的年輕書生。
敗軍在思考,我們為何敗了?沒有真刀真槍地對敵,沒有看見契丹騎兵的煙塵,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被兩萬馬軍被殲滅的訊息嚇破了膽色,滾滾而敗!
一敗塗地、一敗千里!
遠處滾滾塵土遮天蔽日疾速而來。一杆灰色素面軍旗繡著耶律的旗號,是契丹前部先鋒官耶律大石!
柳哲等敗軍全部透過坡口之後,一人一騎橫立大道中央,無懼蹄聲響如驚雷、滾滾而來的數萬契丹騎兵。
耶律大石冷眼看著那道消瘦的身影,抵近勒馬帶住全軍馬蹄,瞬間刀光劍影、人喊馬嘶的戰場變得落針可聞、寂寥無聲。
輕輕地握著腰間的彎刀,耶律大石心底油然而生一種羨慕,羨慕大宋竟有這等智謀過人、膽氣卓絕之輩。
先者,用一斤糧食的價格換一斤羊毛,導致過於頻繁劫掠草原,蒙古人因此而憤起反抗,與生女真結盟,進犯邊疆。後者,單人獨騎,妄圖阻攔我三萬氣勢如虹、兵鋒鼎盛的鋼鐵精騎!
此人不除,契丹永無寧日,天下風雲為之色變!
柳哲驅馬而上,與耶律大石軍陣隔著幾百米遠,緩緩地拔出腰間長刀,刀尖刺破長空直指耶律大石,霸氣之聲破空而出:“大宋柳哲柳逸塵——在此求死!”
此聲一出,全軍振奮,趴在高坡上的親衛齊聲吶喊:“在此求死!在此求死!”
肅殺、冷峻、激烈、振奮人心,死戰不退,無懼馬革裹屍、戰死沙場。
潰兵們愣愣地轉身,不約而同地停下慌亂的腳步,看著那個一人一騎單薄的身影,就那樣靜靜地站著,彷彿一人之力就攔住了三萬契丹精騎,如同戰神臨世、霸道無匹!
“哈哈哈~,柳逸塵,可笑!本將軍就取你項上人頭,懸掛於汴京城頭,讓天下看清你大宋外強中乾、腐爛到底的真面目。”耶律大石拔出腰間彎刀,直指柳哲。
麾下幾百契丹騎兵從兩邊縱馬而出,氣勢洶洶狂撲柳哲。
毫無畏懼,柳哲手中長刀高高舉起,目不轉睛地看著迎面而來的契丹精騎,心中在計算著距離——三百步、二百步、一百五十步........
柳哲瞬間將長刀狠狠揮下。
“砰砰砰~”
響起一陣震耳欲聾的排槍,硝煙在高坡上彌散,揮刀就是三段擊的訊號,第一排親衛打出了鐵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