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發米 (2 / 3)

夏二郎家的穀子收好後,大家又去了李牧之家。

夏及己自然要跟著去。

老貴媳婦便寸步不離的跟著夏及己。

四千斤穀子在當天就發到了夏家村村民們手中。

也是同一天,鎮上忽然新開了一家糧鋪。

那糧鋪裡面沒有任何裝修,直接只擺滿了大米。

門口豎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賑災糧,免費領取。

牌子一擺出來,便有不少人圍了上來,大家都在問這賑災糧是不是真的不用錢就可以領的。

李牧之便告訴他們,這是朝廷的賑災糧,不用錢。

但領米有個規定,領米者需自帶戶籍。

一戶人家只能戶主來領米,戶主不方便過來的才可以讓家裡其他人來領。

同樣,領米的重量也有限制。

一個兩口之家,每日只可領一斤米,三口之家每日一斤半米,四口之家兩斤米,以此類推。

李牧之讓人準備了許多塊木牌,有人拿戶籍過來領了米之後,李牧之就讓專人在木牌上蓋一個章,連同戶籍一起交給領米的人,這是為了以防有人拿著戶籍,一天來領幾次。

畢竟來領米的人這麼多,有人想要渾水摸魚也很容易。

所以李牧之早有防備。

憑戶籍領米這個規定。成功將那些想要讓下人來領米的鄉紳有錢人家們打消了念頭。

他們這些人家裡都有餘糧,但誰知道這米價要什麼時候才能降下去呢?

這兩百多文錢一斤的米,就算他們再有銀子也經不起這樣燒錢。

這米又不是那兩百文一條的稻花魚,稻花魚他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條,但這米,他們天天要吃的,而且,他們一家老小,上上下下這麼多人,每日可是要費不少米。

所以他們得知鎮上新開了一家糧鋪可以發放免費的米後,他們打算讓下人們去多領些米回來。

結果這放米的人精明啊。

不但限制了領米的數量,還要求要憑戶籍領米。

他們都是有錢有聲望的人,要他們和那群老百姓一樣在那裡排隊領這種救濟米,他們沒這個臉面去做這樣的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