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因為李牧之的這兩項要求,限制了一部分人前來領米。
就好比鎮上有兩千五百人,鄉紳有錢人佔了六十戶,每戶上下老小,再加上府上的下人們,一戶人家至少也是十幾人,六十戶人家就有將近八九百人不會來領米。
再加上鎮上賣米的就有十來家,他們自己家賣米肯定不用再來買米,這些人加起來也有百人。
一個鎮上真正需要買米的人便只有一千五六百人左右。
人均每天半斤米,李牧之他們一天發個七八百來斤米出去。
到下午的時候,沒有人再來領米,李牧之便讓人把米鋪關了。
鎮上那些米商們因為新開的這家米鋪,今日竟是一斤米都沒賣出去。
兩百文一斤的米和免費的米,只要不傻,大家都知道要去領免費的米。
他們不知道李牧之手頭上有多少米能夠讓他這樣發放。
下午的時候,有米商去了李牧之的米鋪周圍守了半天,有人認出了李牧之。
他們想不明白李牧之怎麼會有米免費發放。
當他們看到米鋪門口守著的兩個官差後,更迷惑了。
這難道真是朝廷的救濟糧?可是據他們知道的訊息,各郡的糧倉里根本就沒什麼糧食了。
再說,如果這真如他們招牌所言是朝廷賑災銀,那為什麼他們沒有收到一點風聲?
他們之所以敢把米賣這麼高的價格,是因為基本上他們這些人身後都有人。
他們理不出頭緒,就只能去找他們身後的人了。
第二天,十月初二,李牧之摸米鋪一早就開門了。
今天來領米的人更多了。
周圍村莊的人收到訊息,知道鎮上在發米,大家都拿著戶籍過來領米了。
鎮上的鎮民們看到今天忽然多出來的這許多領米的人,心裡有些擔心這米不夠發。
就算有米發了今天,那明天呢?後天呢?
李牧之在鎮上賣米,宋栩帶著人到了夏家村,從夏二郎和李牧之家一共收了七萬多斤穀子出去。
喜歡穿書後我靠種田暴富了請大家收藏:()穿書後我靠種田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