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扶亂唐> 第456章 漕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6章 漕運 (1 / 2)

像是劉晏這樣的治國之能臣,基本上是可以猜測出來李倓的執政手段的,俗話說的好,攘外必先安內,現在的大唐就處在安內的情況之下,而且已經走過了安內的第一步,把官員們都換成了相對可靠的人。

之前劉晏還擔心李倓之前沒有過執政的經驗,也沒學習過怎麼治理一個國家,所以在做完這些之後就覺得已經沒事了。

不過就衝著李倓這個時候找到了劉晏,顯然他對於下一步該怎麼做就是有數的,而且正合了他的心意。

漕運這件事,幾乎是劉晏在自己擔任京兆尹的時候開始就琢磨著的事,而且前期他沒少到河道上親自去考察,周遭的村落和城池也都基本走了一遍。

不管是運力還是會對周邊的村落造成的影響,都已經有了相當的瞭解,甚至已經成了縣城的政策,就等著這一波結束了之後跟李倓說呢,誰知李倓竟然比他還迫不及待。

“陛下就在這太極宮內稍等片刻,臣這就回府去把漕運的制度取來,跟陛下一同商討!”

劉晏這話說完了之後甚至都忘了跟李倓施禮告退了,直接一個轉身就一路小跑的出宮去了,李倓自然是不會因為這點事而跟自己的宰相生氣的,更何況劉晏這麼著急也是為了他,為了大唐,所以這樣的舉動在李倓看來是一點毛病都沒有的。

果然,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劉晏氣喘吁吁的回來了,額頭上都是汗珠,還不住的往下掉,急的太極宮裡面的宮女一路跟著他在後面擦地。

他的手裡拿著一冊奏摺,直接到了李倓的面前,迫不及待的就把這份奏摺雙手獻給了李倓。

李倓透過劉晏的一系列舉動自然也就看出來了,這份東西,一定凝結著劉晏多年的心血,這些透過他大量的實地考察才得出來的東西,是一定有著相當的可信度的。

沒說什麼廢話,李倓直接就拿起這份有關漕運的新政看了起來。

按照劉晏的想法,因為從江淮到關內的河道實在是太過冗長了,雖然大部分都是通著的,但是這其中也有不少淤堵著的地方,想要實現從江淮一路之下直接從水路入關,首先得組織人力逐段疏浚由江淮到高師的河道。

與此同時還得打造至少二千艘堅固的大漕船,訓練軍士運糧,每十船為一隊,軍官負責押運。船工全部從周邊沿途的地方招募,這其中需要大量的勞力,還是能讓周遭村落裡無所事事的百姓賺上一筆的。

大唐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將不再徵發沿河壯丁服役,而是由政府買單來僱用船伕,因為跟之前的運糧成本相比,省下來的錢用在僱傭船伕上的不過就是九牛一毛,這些東西劉晏都是經過了詳細的推算的。

不光如此,劉晏在設計新的漕運辦法的時候也參看了古人的一些做法,這其中就沿用了過去裴耀卿的辦法,改直運法為段運法,把全程分成四個運輸段,建轉運站。使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黃河,河船不入渭水,這麼辦不光提高了運糧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絕因為不同河道而造成的翻船事故。

此外又得在揚州、汴口、河陰、渭口等河道的交界處設倉貯糧,以備轉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