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道鏡想篡奪皇位,卻沒能達到目的。寶龜元年稱德天皇死後,藤原百川和藤原永年擁立天智天皇之孫白壁王為天皇,也就是光仁天皇,道鏡被流放到下野國藥師寺。
如今,正是倭國的光仁天皇當政的時候,這個天皇從名字上看那還是多多少少都有著幾分的氣勢的,而且這個時候基本上也是六十多歲的年紀了,經驗還是有的。
這個老小子在即位之後在很多地方都開始想要改套路了,比如說致力於加強之前的幾十年都已經被霍霍的差不多了的中央集權統治,還完全推翻了稱德天皇時期的佛教政治。
不光如此,光仁天皇還整頓寺院綱紀,省役節儉,休養生息,緊縮財政,嚴禁奢侈,裁減冗官,改革兵制等,基本上就跟之前李豫在大唐的地界上乾的事兒差不多。
不同的是李豫有李倓幫著他,而且大唐想要幹啥,除非自己不爭氣,不然的話是沒有人打擾的。
但是倭國不行,這個天皇的確是想要乾點啥,而就在這個時候,山本小五郎他們在大唐可以說是給他惹下了彌天大禍。
天皇之所以讓這個事兒直接給氣的病了,跟他六十多歲的年紀自然是有點關係,但是更是因為他這個天皇的位置基本上才算是剛剛才做穩當了自己的這個位置。
他的前任稱德天皇去世,皇位繼承人未定的時候,由左大臣藤原永手藤原北家)、右大臣吉備真備、參議藤原宿奈麻呂即藤原良繼,藤原式家)、參議藤原繩麻呂藤原式家)、參議石上宅嗣、近衛大將藤原藏下麻呂等人商議皇位繼承人。
當時擁立天武天皇之孫、長親王之子文室淨三天武天皇系的庶流)及文室淨三之弟文室大市的吉備真備。
這些個人和擁立當初還是白壁王天皇的藤原宿奈麻呂、藤原永手等人形成對立。
在藤原百川的暗中活動下,才得以實現讓光仁天皇即位的目的。
雖然這個事兒說起來十分的簡單,但是就從涉及到了那麼多人就能看出來,他能簡單得了嗎,肯定是不能啊。
他知道,大唐的怒火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傳遞到他的領土上來,而大唐的雷霆之怒下,倭國的結果就只能跟之前的吐蕃一樣,滅國是唯一的出路。
如今的回紇人和吐蕃人雖然說並沒有被滅了,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們跟大唐簽訂的盟約可不是什麼雙方互惠互利的好盟約,他們每年需要向大唐貢獻的東西和金錢是不計其數的。
但是倭國不行啊,倭國一共就那麼小的一塊地方,萬一要是大唐的將士們攻打到了倭國的地界上了,那可是想跑都沒地方跑啊,實在要是不行的話就只能去跳海了。
病床上的天皇反正是已經有點嚇破了膽了,而且他不知道的是,現在的李倓已經真的把攻打倭國這個事兒給放在了日程之上,而且日程基本上已經過去的差不多了。
喜歡扶亂唐請大家收藏:()扶亂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