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的後代不時得以統一整個王國,但按法蘭克人的繼承製度,每代國王死後,都由其兒子平分國土。一百多年之前年達格貝爾一世死後,他的兒子得以再次繼承一個統一的王國。封建主勢力的強大削弱了王權,王國權力逐步落入掌握宮廷事務的宮相查理·馬特之手。法蘭克國王也稱“懶王”。
這些宮相試圖掌握整個王國的權力,並且讓一個宮相的兒子以被國王收養的方式得以登上王位。直到不到一百年之前,奧斯特拉西亞的宮相丕平二世戰勝了整個王國的統治者,成為全國唯一的宮相,為丕平家族和卡洛林王朝的上升鋪平了道路,但當時丕平還不敢篡權。
到了四十年之前丕平死後,國內發生了爭權內訌,幾十年之前查理·馬特獲勝。以兇殘著稱的馬特面臨著內憂外患。在王國內始終有不同的部落試圖推翻他的統治。
不到三十年之前,鐵錘查理查理·馬特)在普瓦提埃戰役中擊敗阿拉伯人,阻止其進一步向西歐擴張,他被認為為西方世界天主教信仰的拯救者。
之後迫使勃艮第稱臣,次年又征服弗裡西亞人。此後向東戰勝了弗里斯蘭人、薩克森人、巴伐利亞人和阿拉曼尼人,這些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此外還支援聖波尼法爵在這些地區的傳教工作。
又過了兩三年,法蘭克國王死後,查理·馬特並沒有新設立國王,他成為帝國的唯一統治者。
但他並沒有來得及篡位便於幾年之後死於水腫。按日耳曼人的傳統,馬特在死前將帝國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丕平三世和卡洛曼。
在此後的鬥爭中,丕平三世獲勝,他的兄弟和法蘭克王國的最後一位墨洛溫王朝國王被迫進入修道院。幾年之前他按舊約中的儀式塗油登基成為國王,由羅馬教皇聖匝加派大主教來到巴黎為其加冕。
之後,教宗斯蒂芬三世再次為他塗油,以膏禮確認其王位,及兒子查理和卡洛曼的正統性。
再之後,丕平同意將拉文納送給教宗丕平獻土),而教宗則認可卡洛林王朝為法蘭克王國的國王。
也就是從十年左右之前開始,教宗開始要求丕平遵守諾言,丕平兩次對倫巴底人作戰並將所有贏得的土地送給了教宗,這樣丕平實際上成為教皇國的創立人。
在大唐的這個時代,這個丕平正好是剛剛死了,他為兒子們留下了一個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欣欣向榮的王國。
這些事兒基本上就是李倓能夠在這個時候想起來的所有關於歐洲大陸的東西了,他在太原府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些個東西全部都寫成了書信了,準備給李豫好好看一看了。
雖然他是怎麼知道的這些個資訊他是肯定不能跟自己麾下的人都說了的,但是他們知道一點點這些個訊息對於大唐來說卻絕對是個好事兒。
而且大唐跟別的朝代不一樣的一點就是對於外國人這個事兒處理的算是十分的開放,就比如說這個能夠被稱之為是亞洲大陸的絕對中心的長安城,就算是在李倓沒來之前,接待外國人都是有一套規矩的。
就在長安城朱雀大街東側平康坊內有諸如小勃律使館等各國使節團居住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