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扶亂唐> 第556章 世界的形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56章 世界的形勢 (2 / 2)

同時,宰相府邸和達官顯貴也多集中於平康坊,這裡也是唐代最大的娛樂街區、紅燈區。南方來的使團由明德門入,西方來的使團於開元門入,東方來的使團於春明門入。

集中在平康坊歇腳,等待唐皇帝傳召。有鴻臚卿負責招待。外國的商人買賣貨物需要前往西市,國內的商人由廣運潭靠岸卸貨,從春明門入至東市進行買賣。

這些流程已然成了大唐人盡皆知的事兒了,雖然李倓對於這些個外國人自己並不怎麼接觸,但是李倓要是說這些個事兒都是自己這些年一點點打聽到的的話,他們怎麼著也是能夠相信一半的不是?

而且在李倓到了大唐之前,大唐經歷了開元盛世之後,因為自己的國土遼闊,文化自信,而且國家安定,與周邊國家的官方以及民間交往非常頻繁。

各種泊來品都湧入中土,中土的物品也向外傳播併為各國人民所喜愛。

武備的交流在這一時期有著特殊性,大唐一方面積極地引進國外的武備來提高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一方面又嚴厲禁止自己的武備流入鄰國以保持自己的技術優勢。

唐律規定:私有甲一領,弩三張者,流二千里如果向外國運輸武備或私造武備更是有殺頭的危險。同時由武庫令掌管天下兵仗器械,辨其名數以備國用,力圖將武備資源掌控在朝廷手中。

但是在唐代民間還是有大量的私下武器交易,特別是西域邊疆地區天高皇帝遠,與遊牧民族的民間武備交往就更頻繁。

其實倭國之所以能夠那麼容易的就得到了大唐的兵器和裝備,也就是這麼一個原因,但是在倭國的事兒之後,李倓也並沒有對於大唐的兵器和鎧甲進行更加嚴厲的管控,畢竟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而張巡和許遠他們幾個也是知道的。

再有一點,就是這些胡人部族想要讓自己的兵器更加的鋒利的原因其實並不是為了擊潰大唐或是怎麼樣,而是為了跟自己周邊的部族爭搶地盤。

這樣的行為,其實在李倓看來那大唐是絕對應該鼓勵鼓勵的。

所以在倭國的事兒解決了之後,李倓並沒有舉一反三,他們得讓周邊的小部族們在外圍稍微鬧騰起來,但是你鬧騰起來也是有一個標準的,那就是不管是誰都不能做大,做大是肯定不行的。

就比如說南詔,他樂意去跟吐蕃去練一練李倓就索性讓他們去練一練,只要不是國破身死的橋段發生了,李倓是一定不會去管的。

李倓當然知道在這樣過程中閣羅鳳又或者是他那馬上就要即位了的兒子是不會一點事兒都不幹的。

喜歡扶亂唐請大家收藏:()扶亂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