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李倓也知道,對於大唐來說十分合適的兩稅法,其實現在已經具備了條件了。
兩稅法,即大唐朝堂以當地現有的男丁與田地數為依據,劃分等級,規定分兩次於夏天、秋天納稅。而商人是以貨物總值的三十分之一,於所在的州縣納稅。
它的稅額,原本用錢為單位,但是可以以布代替。這樣,官僚、貴族、地主和商人都要合理納稅,減輕了平民的負擔,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李倓知道,這個辦法一旦說出來了,幾個宰相是一定會同意的,但是誰說出來卻是個問題,他是不能說的,所以這個事兒,還得是在劉晏的身上。
李倓這段時間裡面最鬧心的事兒不是別的,就是自己總得拿起筆來個寫下各種東西,要知道,在這個朝代可是沒有任何的鋼筆或者別的堅硬一點的筆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寫字那是一個相當考驗人體力和耐力的活計,體力對於李倓來說倒是沒什麼,但是耐力這個事兒實在是有點難為他了。
又用了足足一個晚上的時間,李倓終於把這個事兒寫的差不多了,第二天朝堂剛剛結束沒多大一會,劉晏就被李倓叫到了太極宮的宮門口。
李倓雖然在大多數的時候也都是把劉晏當做是自己的親信,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卻還是沒有張巡和許遠他們那樣的親近,因為不管是李倓還是劉晏,都不是那種一心只想著搞關係的人,他們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相同點,那就是各自都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的理想上,只不過劉晏的理想是把大唐治理的十分牛逼,但是李倓的理想現在卻是讓大唐的根基更加的穩固。
不過現在,李倓敏銳的發現了自己和劉晏的訴求又變得一樣了。
“劉相,快進來,今日朕可是有要事商議啊!”
劉晏當然知道李倓絕對不是一個沒事就能跟自己敘舊的人,就算是敘舊拉家常,他也是不會選擇自己的。
“不知陛下此番徵召,有何事需要劉晏效命?”
劉晏既然從小就是神童,當然腦袋裡面想著的事兒都是跟被人不太一樣的,所以李倓一召見自己的時候他就已經有點看出來了,李倓應該是有政策上的事兒要讓自己幫忙,至於具體是什麼事兒,他就不太知道了。
“劉相果然是神機妙算啊,今日讓劉相來,還真就有一件事要麻煩麻煩劉相,本來朕是想要自己去朝堂上說這件事的,但是思來想去的,這件事還是由你去能好一些,這是朕昨夜連夜所寫,先請劉相看一看!”
其實李倓本來是不用對劉晏這麼客氣的,畢竟劉晏的地位跟自己相比還差著天地呢。
但是劉晏這個人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脾氣,有些事要是硬讓他去做,他就算是去了,效果也一定會大打折扣,所以對於他,李倓還是十分敬重的,而且他心中所思所想也的確都是為了大唐能夠重現往日的榮光,所以但凡是對大唐好的事兒,他都是一定會同意的。
劉晏接過了李倓手裡面的東西,匆匆的看了一眼,本來是想要整明白大概意思之後先跟李倓說話,但是這一看,竟然直接就看了半個多時辰才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