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聽的目瞪口呆,他憤怒的說道:“這是汙衊!!”
“都是些不曾真正到過唐國的人說的,要是去唐國真正看過,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這倒是實話,去了唐國,便再也出不來了...自然也就說不出這樣的話。”
劉長黑著臉,“師傅,我唐國的風評居然差到了這個地步?”
“不行啊,我得想辦法澄清謠言啊,師傅可有什麼辦法?”
蓋公憤怒的質問道:“為何如此,你心裡難道不知道嗎?我當年以黃老教你,你為何要這種辦法來治國呢?”
“我用的就是黃老之道啊,我在國內休養生息,減免稅賦,不輕易動用徭役。”
“放屁!就你的唐國徭役最多!”
“我那徭役可都是有償的!在農忙之餘,讓百姓們做點事,做成之後,分發土地,糧食,甚至做的好的還給爵位....師傅啊,我唐國百姓貧窮啊,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要是不這麼做,他們都要被餓死了,我也是給他們找點事幹,讓他們不至於被餓死啊!咱黃老不就是說要安民嘛....”
“那你鼓勵國內百姓外出殺匈奴,一個首級換取一個爵位,鼓勵去焚燒胡人的耕地,這是什麼意思?”
“我唐國苦啊,四處都是強敵,不這麼做,人家天天來劫掠,百姓們死傷無數...咱黃老不就是說要保民嘛...”
“那你強令民夫前往礦產,日夜勞作,這又是什麼意思?”
“那都是被俘虜的匈奴人,還有歸附於匈奴的胡人,其他的唐國百姓,那可是有償的,掙得糧食可比他們耕作得到的還多,他們巴不得去礦場呢....咱黃老不就是說要利民嘛....”
“我這都是按著黃老思想來治理國家的...師傅怎麼能說我呢?”
蓋公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他認真的說道:“你要記住秦國滅亡的教訓啊!不是國家強大就可以的,最重要的還是百姓啊,你應當效仿楚齊趙韓...不能再這樣了!”
“師傅放心吧!我唐國充分吸取了秦國滅亡的教訓,我已經下令了,失期,不要斬!!”
蓋公握緊了拳頭,“長啊...我們出去練劍吧。”
“咳,這大冬天的,師傅年紀又大,還是等稍暖和一些吧。”
“我不要緊...就在這天祿閣內練吧。”
“師傅,我前些時日騎馬,摔傷了,這手握不住劍了...還是等我好起來吧。”
......
劉長迅速逃離了皇宮,他怕再待下去,自己就要捱揍了。
黃老學說當然好,可劉長的治國策略卻並不侷限在黃老學說上,他跟張蒼狼狽...聖君賢相,君臣一德,開闢出了一條屬於唐國的治國策略,不走黃老的道路,不走儒家的道路,不走法家的道路,反正也沒人知道這到底是個啥道路。
大唐境內有黃老的弟子,有儒家的弟子,甚至還有大量法家的弟子,至於張蒼這個大儒為什麼能邀請到法家來參與到治理唐國的偉大事業裡,那得去問他兩個師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自從暴秦滅亡之後,法家的地位大不如從前,說不上是久仰山斗,也算是視如敝屣了。
而唐國卻不是這樣,張蒼對法家還是很客氣的,他邀請了一位法家的大賢,叫鄭君的。這人曾跟隨項羽,後來歸降劉邦,劉邦曾下令所有項羽的舊部下在提到項羽時都要直呼其名項籍,鄭君偏偏不服從詔令,因此被趕走。
因為另類,不合群,唐國在各國士大夫心裡的風評是很差的,但是百姓卻不這麼認為,唐國福利待遇好,活得有滋有味,都巴不得去唐國呢。
當劉長離開皇宮的時候,前來迎接的自然還是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