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一時間湊不齊那麼多的官吏,不過,像對待滇國那樣,派個國相來緩緩控制他們國內大小事務,還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將他們正式變成大漢的諸侯,那立郡立縣也是遲早的事情,完全不必擔心。
劉長認真的聽著陸賈的稟告,若有所思的說道;“可以讓啟和卬先接觸他們...以後他們是要作為領袖來統帥其餘國家的...”
“那陛下要多囑咐他們,讓他們不要太無禮,他們早就見識到了大漢的強大,目前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大漢的仁德,一味的展現武力,依靠恐嚇的辦法是不行的....剛柔並濟的辦法,陛下是知道的。”
“哈哈哈,我知道,對了,朕還準備讓他們派遣太子前來長安的太學,您覺得如何?”
“這....”
陸賈一愣,隨即很是尷尬的笑著,說道:“陛下英明!”
他之所以尷尬,是因為這個建議就是他先前給天子上奏的時候所說的,這位不但抄大臣的想法,甚至還當著被抄的人面說出來,著實是有些不當人。
在商談好西域的事情後,劉長方才說起了將陸賈帶回長安的事情。
陸賈回到長安,是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編寫啟蒙教材,大漢如今所用的啟蒙教材,大多都是原先秦國的倉頡篇,而倉頡篇是面向成人的,是為了給秦國培養更多的官吏,不適合大漢如今的情況。秦國只有公室學,而且對年紀也有要求,可大漢不同,如今的大漢,除卻太學這個最高教育和人才選拔學府之外,還有各國的國學,以及各縣的縣學。
其中國學是太學的人才輸送基地,在這裡求學的也大多都是當地的求學士子,問題不大,可縣學就不同了,這裡大多都是孩童,而且負責的老師算不上有太高的學問,倉頡篇來啟蒙是有些不妥,而這些儒生們若是以論語來啟蒙,又會造成不好的局面,這麼一年一年的啟蒙下來,最後大漢就要被儒生們給佔領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況且,論語又算不上是多好的啟蒙素材,畢竟還是以學問為主。
劉長先前就在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還是王陵給他提醒,讓他找一個精通各派的人來負責這件事,不會造成偏袒哪一方太多的局面,那這個人選,當然就落在了陸賈的身上。
“臣不會辜負陛下之厚望。”
陸賈也知道這件事有多重要,天子一直都想要啟蒙天下,包括叔孫通這些人,也一直在為了這件事而奔波著,如今這啟蒙的重擔又落在了自己的身上,這東西搞不好就是要流傳千年的,陸賈也不敢怠慢。
劉長說道:“你可以先去找叔孫通來商談這件事。”
“他這些年裡,專心來負責啟蒙的事情,他的弟子們分佈在天下各地,擔任老師,也沒有追求功名....他不斷的在各地忙碌,從燕國到長沙國,沒有他不曾去過的地方,這些年裡,共修建了九十六座縣學,啟蒙的孩童已經超過了三萬人...”
劉長很是得意,“再堅持個十年,定然是大有成效,到時候,就不會出現官吏不足的情況,別說西域了,就是開闊更大的領土,官吏也絕對充足!!”
陸賈敬佩的說道:“若事可成,叔孫公之功勞,可以成聖矣。”
“你也是啊...叔孫通畢竟很老了,這件事,往後還是要靠你來操辦了...”
劉長指著郅都,說道:“若是您要召集賢才,公同編寫,可以找他,他對長安內賢才的情況比較瞭解,而且能幫您請過來,也可以幫您寫個邸報,讓天下人都知道您要操辦的事情,讓他們都來相助....”
他又指著張釋之,說道:“至於這廝嘛...若是有人暗中插手,將學派的爭鬥引到啟蒙之事來,您就可以找他了...若是有人不服從您的命令,也交給他來處置!”
陸賈剛剛回來,長途跋涉的,劉長也不願意再打擾他,就笑呵呵的起身,送他先回去休息,眾人一路將陸賈送走之後,再次返回了厚德殿,沒了陸賈,劉長也就不裝了,他直接擺出了祖傳的箕坐,目光不悅的打量著面前的鷹犬,哪裡還有方才的和氣。
“朕重用你們,是為了讓你們倆互相掐嘛?!”
“朕想著你們能幫著朕來減少些麻煩,不是讓你們來給朕製造麻煩的!”
“世人皆以為朕酷愛鬥狠,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朕平生不好鬥,唯好解鬥!”
“今日,朕非得給你們倆好好解下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