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太尉看著自家大王這什麼都不管的態度,頓時就有些坐不住了。
平日裡什麼都不做也就算了,現在人家都開始磨刀了,怎麼還能坐的住呢?
他忍不住看向了國相。
當今梁國的國相是田叔,這個人名聲很大,資歷也很老,這位曾是劉長姐夫張敖的大臣,因為張敖謀反的事件被問罪,後來高皇帝接見了他,跟他聊天之後,非常的開心,就安排他做了郡守,在當了很多年的郡守後,他因為政績不錯,升到了梁國來擔任國相。
田叔看起來就是一個很嚴肅刻薄的人,面相不太好,很多人都害怕他,實際上,這位就是長得兇了點,他還是個挺良善的人,沒有什麼惡名,朋友也不少,他剛剛來到梁國,群臣們都很害怕他問罪,不敢太怠慢,後來發現這位沒有干預他們的想法,這才回到了從前的狀態,田叔雖然不干預他們,但是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來到梁國後辦成了很多積累下來的事情,收穫了很大的名望。
而在這次削藩的事情中,他的態度有些不明確,沒有靠向任何一方。
反對削藩的太尉認為,田叔肯定是會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至於他為什麼如此肯定,那是因為田叔在廟堂裡得不到什麼重用,並非是皇帝的心腹,張蒼曾向皇帝舉薦過他,並且讓他跟隨自己辦事,可皇帝似乎對他並不在意,將他繼續放在了地方上,沒有要提拔的意思。
若是梁王失去了權力,梁國的權力肯定不會落在這位不受重視的國相手裡,梁國距離長安很近,很可能會被廟堂直接掌控,廟堂可以直接完成實控,那個時候,大小事務都要廟堂點頭,他們完全就成為了郡縣之吏!
“田相...目前有晁錯這樣的奸賊在廟堂詆譭諸王,離間兄弟,您是否曾想陛下上書呢?”
這已經是在試探他的立場了。
田叔撫摸著長長的鬍鬚,不動聲色的說道:“這般大事,我怎麼好直接上書呢?還是要群臣商談,拿出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想法,然後再上書...”
劉恢直接起身,“好了,那今天的朝議就到這裡吧...我們先商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尉只覺得眼前一黑。
以我們梁國的辦事效率,等我們拿出了想法,對廟堂上書的時候,晁錯都不知是否還擔任御史大夫呢!!
他看著格外平靜的田叔,也只好壓下了心裡的想法,大王和國相都不在意,那自己還勸什麼呢,算了,還是回家去喝茶吧。
而事情也正如這位太尉所想的那般,直到整個削藩的事情落下帷幕,梁國都沒有完成自己的上書....當然,這是後話了。
除卻梁國,齊地的反應也令人意想不到。
齊王劉襄是明確反對晁錯的,奈何國相董赤卻贊同削藩,兩人不和,引發了諸多矛盾。
劉襄召集自己的心腹們商談這件事的時候,董赤則是將戰車直接開到了王宮門口,推開了郎中,直接闖進殿內,大聲的質問齊王為什麼繞過自己來召叢集臣,是有什麼意圖?!
齊王極為憤怒,隨即上書廟堂,向仲父告狀,彈劾國相董赤羞辱自己。
他們算是徹底撕破了臉。
而在膠東國,膠東王劉建和國相徐厲都是明確反對削藩的,兩人一同上書彈劾晁錯。
趙國沒有動靜,楚王跟自己的文士們商談之後,決定保持中立,不上書反對,也沒有明確支援,其餘幾國因為地方太遠,尚且還沒有插手。
群臣的眼神不只是盯著外頭的這些外王,也是逐步看向了裡頭的那幾位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