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家父漢高祖> 第783章 蕭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83章 蕭延 (1 / 3)

第776章 蕭延

“我剛進城內,這些人頓時就圍上來了!”

“前後全都是甲士啊,都手持強弩,我一抬頭,好嘛,前後數千架強弩都對著我呢!”

“我能害怕嘛?當即大吼了一聲,滇國太尉在此,速速讓開!”

“他們嚇壞了,幾個甲士的強弩當即嚇得落在了地上,我直接衝了出去,就是要見到陛下,北軍就來攔著我了,那夏侯灶,周亞夫,盧他之,樊伉都紛紛來阻攔,可他們哪裡是我的對手呢?又有夏侯嬰,周勃,趙佗等人來圍攻...我是絲毫不懼啊,這麼一路打到了厚德殿內,最後是陛下出來了,說我打傷了他的猛將,但是他並不怪罪,非要留下我來吃酒...還有個主父偃的,非要跟我結交為兄弟,說是仰慕我的名聲...”

柴奇吃了些酒,醉醺醺的說起了自己在長安裡所做下的大事。

周圍的那些大臣們咬牙切齒的聽著他的話,強忍著起身毆打他的想法。

而國相蕭延就坐在他的面前,很是認真的聽著他的話,得知他跟那麼多高手動手的時候,他甚至有些擔憂的詢問道:“跟如此多人動手?您不曾受傷吧?灶在我諸多好友裡,武藝最猛,他之的馬戰更是一絕,那伉力氣頗大,像夏侯嬰將軍當初是斬殺了英布的猛將,趙佗雖然年邁,卻也勇武難擋...”

柴奇頓時咧嘴笑了起來,忍不住說道:“他們哪裡是我的對手呢?普天之下,也就陛下高我一頭而已!”

蕭延笑了起來,“有您這樣的猛將在國內,我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那陛下對哀牢國是怎麼說的呢?”

隨著年紀的增加,蕭延的模樣越來越像蕭何,同樣的鬍鬚,同樣的溫和,就是如玉石般的君子,只是言語依舊有些遲鈍,缺乏靈氣,眼神也略微呆滯,看起來就不是很聰明的樣子。

柴奇回答道:“陛下說了,這點小事,不必在意,只要我們治理好哀牢郡,就可以了,對了,陛下還給與了賞賜...賞賜不久後就能來到,都是些我們所需要的東西。”

“就是群臣有些不開心,覺得我們私自出兵...但是我也解釋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群臣還是不願意,我就與他們辯論,那什麼晁錯,張不疑,賈誼,張蒼之類的輪番與我辯論,卻都不是我的對手...最後還是太子出面,我給了他些面子,故意敗給了他...”

柴奇繼續開始了自己的吹噓,群臣再一次咬緊了牙齒,生生忍耐。

蕭延笑了起來,“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今日是給將軍的接風宴,請您再多吃些....”

宴會繼續,蕭延目光呆滯的看著遠處,也不知在想著什麼,就在眾人紛紛飲酒吃肉的時候,有大臣坐在了他的身邊,有些憤怒的說道:“柴將軍吃了些酒,就胡說八道,對朝中公卿不敬,信口雌黃,您為什麼不治他的罪呢?”

蕭延一愣,隨即看向了他,笑著說道:“哀牢對我們無禮,柴將軍冒著風險出兵,隨即又獨自前往長安請罪...我們這些人什麼都沒做,如今卻要接受因為他冒死而換來的功勳,若是因為酒後說了幾句話,就要治他的罪,這還能算是有道德的行為嘛?”

大臣一愣,臉色通紅,支支吾吾的,蕭延又拉住他的手,“但是您提醒的也很對,柴將軍面對我們這些人,將我們當作親近的人,說了什麼話都不要緊,可若是不提醒他,他往後在其他人面前如此說話,豈不是要給自己招來禍患嘛?您作為好友來提醒他的過錯,我也不曾想到這一點,我不如您啊,我們等到他酒醒之後,再提醒他這些,您覺得如何?”

“我..自然是聽從國相的。”

大臣畢恭畢敬的行了禮,隨即退到了一旁。

在座有十餘位大臣,而他們看向蕭延的眼神裡都很是尊敬,這位國相跟柴奇真的是截然不同,兩人的阿父都是徹侯,而蕭延的阿父還更厲害些,大漢第一侯,可跟柴奇的狂妄不同,蕭延對人卻很....寬厚,他會聽取眾人的建議,從不批評那些敢提出意見的人,每次發生事情,都要召集眾人,充分聽取他們的建議,有人錯怪了他,他不會急著去解釋,有人想要為他請功,卻都被他所拒絕,國內的功勞都讓給自己的麾下,必要的時候還為他們來背黑鍋,就柴奇這件事,最先上書請罪的人其實是蕭延,他將這一切都歸到自己的身上。

這就導致他在滇國的地位極高,名望無二,滇王都不如他好使。

從上到下,沒有人不知道這位國相,都說此人有長者之風,遇到什麼事也都願意與他傾訴。

滇國本來是一個很危險的國家,他們的君王死在了劉長的手裡,皇帝是新君王的殺父仇人,而在國內有很多的封君,政體混亂,一半的楚人,一半的胡人,民間秩序混亂,矛盾激烈,群臣來自各地,彼此政見有極大的不同,更別提周圍那些不友善的鄰居,偏遠的地理環境,就是這麼一個兇險之地,在蕭延成為國相後,居然沒有爆發過一次叛亂,或者是大規模的民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其餘地方或多或少都爆發過一些事情,哪怕是梁國,也曾有人公然抗稅的事情發生,在趙國也曾有商賈起事,乃至是長安,也常常有徹侯之類的鬧事,只有這滇國,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寧靜且和平。

很難想象,就是這麼一個本該爭鬥不休,內部矛盾重重的地區,居然能變成這樣。

滇國在整個大漢都是派不上名的,無論是出產的糧食,或者說商業,在各個方面,滇國都是中規中矩的水平,但是如果有人特意的翻看了滇國這些年的進步,那他一定會很驚訝,因為跟其他國家的波動不同,滇國一直都是以一種很尋常但是也很穩定的速度在發展,無論是戶籍,還是耕作面積,或者是商業,手工業等等。

原先這破敗的蠻夷之地,愈發的有了欣欣向榮的局面,各地都是百廢待興,中原所有的東西這裡一點也不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