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銀河系最強機師> 第二十五章 機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五章 機甲 (2 / 3)

陸零終於在學習廚藝之餘,有時間好好研究一下高建輝“借”給他的軍用輔助機甲。

張逸峰對他這套勇士七代垂涎已久,以指點陸零使用為名有空就跑去試穿。

“機甲的誕生源於外骨骼裝甲技術,星際時代之前為了提高士兵負載、防禦和火力,各國都有自己的設計思路。”張逸峰講解道,“雖然技術不成熟,但後期的外骨骼機甲和輔助機甲從設計上區別並不大。”

據張逸峰講,早期的軍用外骨骼設計之初只是為了提高單兵載荷。直到星際探索開始發現了新的動力源,小型化高能引擎讓外骨骼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掛載更多的武器和更大的護甲,新的軍用外骨骼被造的越來越大,最終演變成人形機甲。不誇張的說,軍用外骨骼是各類機甲的鼻祖。

機甲的個頭越造越大,搭載的能量武器功率也跟著水漲船高,高能引擎逐步被淘汰,微型聚變引擎成為軍用機甲的標配。

機甲成為星際時代的主力兵種,而外骨骼技術則徹底演變為保護非戰鬥人員的輔助機甲。

雖然勇士七遠不如現役九代外形好看,但陳舊落伍的設計思路也並非一無是處。和僅靠無線供電和核電池驅動的九代相比,配備有高能引擎的七代顯然更受民用市場歡迎。

為了防止被恐怖分子和分離分子利用,所有流入“市場”的輔助機甲,配備的軍用核電池都要被拆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同理,所有使用聚變引擎的裝置也都是這個待遇。

張逸峰那臺功率強差人意的烽火引擎,之所以受到追捧有價無市,正是因為它是高能引擎而非聚變引擎。

目前星盟的主流引擎分三類:使用生物燃料的高能引擎,使用氦3燃料的聚變引擎,以及使用超氦燃料的遷躍引擎。

至於號稱能耗之王的“蟲洞發生器”,使用的是由超氦提煉出的超能結晶體。

與高能引擎相比,聚變引擎有著功率強勁、持久耐用、維護工時斷、一次補充燃料長期使用等等優點。

僅從經濟角度看唯一比不上高能引擎的,就是體積大難以微型化。

在星盟的民用領域中,除了大型發電廠和星際飛行器之外都使用高能引擎。而軍方多使用聚變引擎,高能引擎僅作為一種補充。

高能引擎使用價廉物美的生物燃料,安全方便隨處可以補充。高能燃料是人類星際探索初期的一次重大發現,讓人類徹底擺脫了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

很多行政星的遠郊栽種著大片歪扭七八、只有樹幹沒有樹葉的“怪樹”,樹皮上密佈著半透明的暗紅色球囊,裡面的液體就是未經提煉加工的高能燃料。

幾百年過去了,昔日的科技巔峰“高能引擎”作為民用裝置隨處可見。雖然在主流引擎中功率最低,但人們還是習慣性的把他成為高能引擎。

即便四臺烽火自動炮塔引擎的功率加起來,還不如一臺臥龍炮塔的引擎高,但每年在軍部處理“廢舊物資”時,它比後者的價格高兩倍還有價無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