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行吧,當初我們延州八人來科舉,居然有三人中了省試,事後聽聞程勘在延州刻意大擺酒宴,以彰文功。”
“兩人就足矣。”趙頊微笑道。這兩人不是指熊禹方,而是指葛少華與王巨,在王巨提醒下,趙頊也漸漸意識到科舉的真正作用,對科舉同樣看得有些淡了。
“不敢,不過葛少華等五人落第,不過臣在杭州那個紙作坊裡有些產業,平時與他交談,見此人頗有些思謀,於是勸了勸,又用讓他可以抽空讀書蠱惑,最後終於同意幫助我。”
“哈哈,你太小了,想要人拜服你,很難的,”趙頊哈哈樂道:“不過朕寫了一封密信給了蘇利涉,讓他通知葛少華,讓他好好做,朕能恩蔭一個無能的權貴子弟,同樣更應當提撥一個真正的人才。”
“子深兄聽了會樂得不行的,”王巨也笑道。考功名幹嘛的,還不就是當官的。
“因此這個百姓不擔心,而且王安石與章惇又聯名上書,既然有了生機,那麼福建路自此以後,任何百姓不得將自己的子女溺死,否則律法處執。”
章惇差一點被自己父母溺死,所以這此現象恨之入骨。
但王巨不大好說話,為什麼呢,這個人口增漲起來真的很快。兩廣是沒有開發,一旦有了棉花資金,開發起來同樣會很快,人口同樣會膨脹。這時代又沒什麼計劃生育,只知道胡亂生,象二叔與二嬸那樣,宋朝不用多,二十年人口就會翻上兩番三番!
一個兩廣能塞得下多少人口?
不過王安石這麼快就與章惇搭上了線?
王巨擰緊眉頭,他說道:“陛下,臣斗膽借筆墨紙硯用一用。”
“行。”
王巨用筆在紙上畫了一張地圖。
“這是我朝,這麼小?”趙頊盯了大半天,有些不確切地問。
“反正沒有漢唐大吧。”
“遼國北方還有這麼廣大的土地?”
“是很廣大,可太寒冷了,不適合人類居住,有人,但人類很少。”
“那這邊是天竺、大食、大秦?”
“是。”
“那這邊呢?”
“這邊就是崑崙奴的故鄉,哪裡的人類比較落後,相當於堯舜禹湯之時。”
“堯舜禹湯,豈不是大治之時?”
“誰說的,陛下,神話是神話,真實是真實。這樣吧,臣做一個比喻,就象江東圩,原來是澤鄉溼土,一旦江東圩開墾出來,將會是我朝最富裕所在之一。再如瓷器,以前只有陶器,後來出現粗製的瓷器,到了我朝瓷器越來越精美,連雅約的冰裂紋都燒出來了。再如小道數學,一個時代一個時代的進步,到了微臣手中,又是一個進步。”
趙頊綾亂了。
怎麼王巨說的與王安石所說的恰恰相反了。(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