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四三〇章 大鬧宣德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三〇章 大鬧宣德門 (1 / 4)

王巨想了想說道:“葉默,你將張若水請來。”

“喏。”

一會,張若水被葉默帶了過來。

“張都知,神臂弓改進如何?”

“一石五斗。”張若水驕傲地說。

這個數字可能有些虛誇,因為張若水其人喜歡貪功,實際才開始研究出來的神臂弓最小拉力有的達到了二石三鬥,而非是二石。獻給趙頊的那張是拉力最小的。

但張若水說一石五斗,那麼最大拉力可能只有一石七鬥了,那麼也意味著會有更多計程車兵能使用它,而且改進的時間也不長,所以張若水的表情十分自得。

“若此,就將工藝定下來吧,以此先行生產一批。”

“不是說一石二嗎?”

“西北情況有些緊急,等不及了,再說它造價如此昂貴,也註定了不可能每名弓兵都能使用起它。”

“這倒也是。”

來到軍器監,王巨才知道後來為什麼馬黃弓一直沒有普及,甚至出現了拉力要求更嚴格的克敵弓與神勁弓。

原因就是造價。

一把普通的複合弓,如今造價是一千五百文,十支箭是六七百文。但神臂弓一把造價因為材料要求太過嚴格,造價幾乎達到十五貫,是普通複合弓的十倍!要命的不是弓,而是箭,本來神臂弓其箭成本是普通弓箭的四倍,經過改進,幾乎是其七倍八倍!也就是一場戰役下來,一名兵士預備五十支箭,就要三十貫成本。

這個成本,就算以後經濟情況轉好了。也不可能讓每名弓弓兵肆意地裝備神臂弓。

既然是少數精銳軍士用,為何不注重其殺傷力?這才出現了克敵弓。

然而王巨軍事思想可能與韓世忠不一樣,他看重了殺傷力,更看重了速度,經過改進。依然還是那些精銳軍士在使用,那麼其速度是其原來的二到三倍。可能射程弱了許多,但總體殺傷力卻在上升。

“西北要開戰嗎?”張若水又問。

“必然。”

“西夏是養不飽的狼啊。”

“西夏養不飽,契丹人也未必能養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國亦如此。張都知。這段時間你做得不錯,我在軍器監未必能呆多久,未來我會向陛下推薦你來接任。但你得記住一句話,多點公心,少點私心。處置儘量公正公平。”

“那就謝過子安了。”張若水驚喜地說。

王巨說的意思就是少貪,少點人情,公正做事,公平斷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