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673章 惡婚(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3章 惡婚(上) (1 / 5)

“世子,請坐,”王巨伸出手說道。

“謝過王相公,”段正明客氣地說道,一邊坐下。

段正明是大理前任皇帝段思廉的孫子,所以王巨稱呼段正明為世子。

但他只是一個世子,王巨的態度不算倨傲。

瓊娘沏上茶。

王巨說道:“世子,請用茶。”

“謝過王相公。”

“勿用客氣,”王巨說,但心中在想,這個世子的漢語說得倒也“字正腔圓”,不象占城那些人的漢語,幾乎都聽不懂。

段正明呷了一口茶,放下茶盞,剛要開口,王巨說道:“世子,你前來為使,是替你們段氏出使,還是替高家出使?”

段正明色變!

這就是大理的歷史與現在狀況。

別相信《天龍八部》裡寫的東西,那太過美化大理了,實際大理一直很亂。先是段氏內部自相殘殺,後是君臣爭權。

大理前身是南詔蒙氏,後唐年間,權臣鄭買嗣篡蒙自立,但與中原很相似,往往第一個造反起義的皆不會笑到最後,僅僅二十幾年,南詔劍川節度使楊幹貞藉故入朝,殺鄭買嗣之子鄭隆亶,鄭氏的“長和國”滅國。

不過楊幹貞恐鄭氏舊臣不服,於是推舉素有聲望的趙善政即位,趙善政即位後,反而排擠楊幹貞,凡幹貞有所請乞,輒不許。傻逼一個!不足十月,楊幹貞忍無可忍,將趙善政罷廢自立。

但楊幹貞能力不足,治國無方。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絡了大理高家、董家等權貴與三十七部滇東烏蠻部,約兵石城西進。楊幹貞派楊詔率兵迎戰,結果楊詔大敗。自縊而死,楊幹貞準備棄城而逃,為段思平所擒。後晉時。大理段家立國。不過段思平沒有大興殺戳,“雖盡逐楊氏邪臣”。但僅逼楊幹貞為僧,並沒有將他處死。楊家勢力得以保留了……

同時大封功臣,董伽羅為相國,賜其蘭州之地,高方為嶽候,賜成紀、巨橋等地,爨判為巴甸候……這樣一來,國家立即迅速由亂入治。而且也沒有造“殺業”,但其弊病呢,且看晉文公……

段思平死,臨終前立其子段思英,不過段思平還有一個弟弟叫段思良,段思平能上位,背後是有許多人幫助的,這個就象趙匡胤一樣,當真是萬軍所向,皇袍加身那麼簡單?背後還不知有多少陰謀陽謀。這個弟弟段思良可能在背後立下了許多功勞。

大哥一死。他有想法了,便與相國董伽羅勾結起來,以段思英“性暴戾。居喪淫戲無度,多變易文德年制度”為名,將段思英廢掉,自己取代之。這個禍根也就佈下了。

僅是幾十年過後,到了段素廉之手,大理國實權又被其侄段素隆所掌控,在段素隆父子相逼下,段素廉只好說自己兒子阿統“性頑劣,不知理義。飲博好色,宣淫於國中”。傳位於段素隆。然而段素隆即位後,大理各個權貴不服氣。只好傳位於阿統之子段素真。

段素真即位後,在一群權臣相逼下,這個皇帝做得很不開心,於是出家為僧。大臣們扶持他的孫子段素興為君。

戲肉又來了,段思良一脈的後代這樣搞來搞去,搞得人心不安。段思平一脈卻在暗中茁壯成長,段思平的玄孫段思廉與高家勾結,給年幼的段素興戴了許多頂不好的大帽子後,將其罷掉,自立為君。這時候楊家勢力經過蔓長的發展後,也恢復過來了。看到段家政權一直不穩定,於是起兵叛亂,被高智升鎮壓。段思廉於是立高智升為太保,加封德候。

高家從這時候正式發展起來,幾年前段思廉可能也因為被高家架空怏怏不樂,也出家為僧,傳位於子段廉義,也就是現在這個大理國君。不過段廉義已經徹底成了高家扶持下的傀儡皇帝。

所以不要相信《天龍八部》,那個當小說看可以,若當成歷史,太扯,比如段譽,確實有這個人,也是段正淳之子,不過還有三四年時間才出生呢。

至於眼前這個大大的高手,也不過是一個看上去比較溫文爾雅的青年,估計王巨一拳就能將他打得爬不起來。

當然,正是因為大理非是象《天龍八部》裡所寫的那樣和諧,所以王巨才敢打他們的主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