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當時面對著千夫所指,留在內陸能做什麼?”
不到彼岸,能帶來這六樣大禮麼?
這說明王巨對宋朝很忠心的。
趙頊後悔地說:“當初朕太急躁。”
然而章惇等人在心中則是想到,如果不是這兩次慘敗,即便王巨帶回六樣大禮,恐怕你也不會重用。
但沒有人責怪王巨,王巨就是有才華吧,他也不是能掐會算的預言家。當時走了,那知道後面會有兩場慘敗呢。
可是有一些心理陰暗的人卻在背下里,私自以為,王巨未必知道永樂城之敗,但透過種種訊息,可能會判斷出西夏會出現政變,說不定宋朝就會以為良機攻伐西夏。一旦攻伐,宋朝就會大敗。所以王巨大搖大擺走了,好讓宋朝君臣知道宋朝離不開他。
真真假假,這成了宋朝未來史上最大的疑案。
不過後者想法的人並不多,至少現在慘敗之下,他們就是敢想也是不敢說。
“移民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人口增漲的速度,因為移民,福建路罕有發生百姓將自己子女溺死的故事,然而韓韞所到之處,仍看到鬧春荒之時,百姓吃野菜,啃樹皮,以至餓得都沒有力氣走路。所以許多百姓明知道高利貸是一個火坑,也要往下跳,真餓得沒有辦法啊。難道他們個個都是好吃懶做之輩?其實不用說福建路,就是京城一帶,也有這樣極度貧困的人家。移民也是無法解決的。如果國家不主動調節,這樣的人家越來越多,宋朝危矣。諸位莫要以為我多事,我承諾過陛下,這次回來是戴罪立功。只擔任六年官職,六年後臣就致仕。”
聽王巨說到這裡,一起譁然。
“諸位。朝廷自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陛下再度啟用我,乃是兩次大敗,臨危救急也。是特例,不能成為常例。”
王巨一是說貧困百姓戶數的蔓延,悲慘,二也是表態,不要再搞我,反正我只擔任六年宋朝官員。
以後我還會回到彼岸。但這個國家搞垮了,貽害的是你們自己,你們子孫後代!
當然,想搞我,就面臨我的反撲吧。
反正我也不想一直呆下去,看誰厲害!
而且這次王巨只帶著瓊娘回來,他的幾個孩子以及妻子,還有大長公主趙念奴,一個也沒有回來。
…………
王巨向不遠處的宅子看了一看。
韓韞說道:“魯國大長公主搬了進去。”
宋仁宗晚年還生了好幾個女兒,有三個女兒平安長大。惠國公主下嫁給了吳越王錢俶的曾孫錢景臻,永壽公主在熙寧九年下嫁給了曹家的曹詩,還有一個最小的妹妹寶壽公主。於去年下嫁給了郭家的郭獻卿。不過趙念奴那時已在彼岸了。
這三個妹妹當中,惠國公主脾氣略有些驕橫,趙念奴有點不喜。
但後面兩個妹妹,二妹性格節儉,頗似趙禎,三妹性格安靜,趙念奴十分喜歡。
於是臨前行,將自己的蔗糖契股,一部分拿出來。交給了諸位宗室子弟,還有一部分拿出來分給了三個妹妹。
包括她這個宅子。也交給了永壽公主,也就是韓韞所說的魯國大長公主。
不過趙念奴的想法。還是緩和王巨與曹家的衝突。
外戚當中,一是高家,二是曹家,影響巨大。
樹敵太多了,即便王巨這次回來,也未必能成功渡過這幾年。
然並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