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就可以鼓勵商人用布帛去銀行司換回新交。
或者朝廷用新交向商賈採購。
這些商賈認可,那麼就可以安排第二步,諸商人將絲料收購上來,銀行司不支付相關的錢帛,而是直接支付絹交,那麼這些商賈就會將絹交迅速擴散到全國各地。
如果百姓繼續認可,直接讓商賈帶著這些容易攜帶的絹交在各地收購絲料,到了這一步,絹交就可以普及了。
然而開始就不認可,後面就難辦了。
不過王巨不敢說,否則傳出去,有人弄一點手腳,放出一些謠傳,很有可能開始就難以讓商賈認可。只要大多數商賈不認可,再加上有些大臣的反對,群起攻訐,王巨到時候真的就會頭痛了。
但現在還是罕有人想到此節的。
這個時間也很急,必須快快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王微微嘆口氣。
王巨又說道:“我向官家提出三年時間,最難的就是第一年,若不是製造絹交能產生一些額外的收益,朝廷在第一年裡還是看不到有多少收益的,再加上對高利貸的打壓,齊商稅所引起的反對聲音,說不定銀行司就會半途而廢。第二年依然有反對聲音,不過到了第三年,看到巨大的收益,熙寧變法中一些不好的新法罷廢,或者得以糾正,即便還有反對聲音,也不會強烈了。”
張璪忽然問:“子安,你以為朝廷得需要多少新交,才能滿足大宋的流通?”
張商英神色有些古怪,心想。這個天知道啊。
但王巨卻在心中認真地盤算著。
其實還能估計出來的。
就以2015年天朝的財政稅務總收入,gdp總值與人民幣流通作參照吧。
那時天朝的財政稅務總收入與gdp總值相比,大約在1:6.2左右。
宋朝有多少gdp呢。以現在宋朝的能力,還真沒辦法統計。不過後世有人說宋朝人均gdp達到兩千五百美元。這還是2005年以前的說法,以物價上漲的因素到2015年可能就是三千美元與四千美元之間了。
但王巨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將宋朝的窮人富人一起均拉起來,再對照他前世2015年的物價,宋朝人均gdp大約在兩千美元之間,可能不足,但相差不會太大。不要懷疑,宋朝能達到了2015年天朝百姓人均gdp的五分之一有餘。試問一下。除了生活電器化外現代化外,其他的生活指數呢,比如房價吧……
也就是說宋朝的gdp總量大約在兩千億美元,以熙寧變法後宋朝最高的財政總收入與gdp之比,不過是一比二十左右。
宋朝財政稅務總收入整比天朝輕了三倍以上!
但能說天朝財政稅務是萬惡的嗎?
那麼再看美帝吧,財政稅務與gdp總量比是,15.4!
這樣美帝的財政稅賦豈不是更萬惡?明朝百姓豈不是生活在天堂中?
因此一個國家稅賦重不重,不僅是看這兩者的比例,還要看稅賦是否公平,是否合理。一個國家百姓生活好不好。不僅看人均gdp,還要看貧富懸差大不大,律法稅賦等各方面是否公平公正。
王巨推出銀行司。除了推動經濟發展外,也是對這種稅賦不合理進行著調節。
但這個與貨幣有何關係呢?
有!
以2015年天朝貨幣總量比對照,是gdp總量的兩倍左右,是全國財政總收入的十一倍以上。
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貨幣而言,這說明貨幣發行量已經有些多了,因此一旦正式於國際流通,立即被打回原形,開始嚴重貶值!不過若是經濟繼續發展,控制貨幣發行。這個問題也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