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 (3 / 4)

宋朝也不能參照天朝,畢竟相比於天朝。宋朝經濟流通更加封閉。

因此合理的貨幣與財政稅務相比,只能維持在五比一到六比一之間。

那麼就可以換算出來了。

王巨說道:“一旦銀行司推廣後。經濟流通更繁榮,那麼不計作為本金的金銀,七億貫到九億貫之間,是一個安全合理的貨幣流通總數量。”

也就是安全貨幣流通數量是在五千五百億文到七千億文之間。

其實這真是一個安全的數字,僅僅相當於宋朝gdp總量的四分之一,而非是兩倍,不過老王幾個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張商英道:“太保,你意思是說,就算以後銀行司發行了兩億多貫,或者三億貫絹交,搭配銅幣,貨幣仍然不足。”

“中的也,即便發行了這麼多新交,民間仍繼續有許多地區用布帛,或者以貨易貨方式進行交易。所以在十幾年後,隨著金銀數量的增加,銀行司必然還會進一步擴大新交數額。”

在史上南宋宋理宗時,兩界交子數額就達到了三億多貫。

但引起楮幣嚴重貶值,非是宋朝經濟總量跟不上來,而是沒有足夠的本金擔保,更沒有充足的銅幣兌現,因此只好不停地用新交衝抵舊交,信用喪失,導致百姓印象中,它就是一張紙。

就是那樣,它的貶值度也遠不及民國貨幣危機之時,與銅錢的比例還維持在十一比一左右。

無論如何,以偏居一隅的南宋,經濟總量肯定不及現在的宋朝,況且是銀行司推廣後的宋朝。

“這就好,這就好,”老王說道。

貨幣不足問題不大,就怕貨幣太多了,然後絹交嚴重貶值。那麼不僅危害到銀行司的信譽,朝廷也會因為絹交貶值而產生虧損。

實際這也是王巨所需要的。

如果不是這個巨大的成本,說不定未來宋朝就會胡濫發行絹交。

貨幣不足問題不大,反正幾千年來,一直這麼過著了。一旦貨幣多餘。那形成的危害太大。

“去銀行司去看一看。”老王說道。

銀行司不在皇城周邊,而是在開封城的東南角,也就是宋朝京城的倉儲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離皇城有些遠。設在這裡是有原因的。

一是這裡的治安比較好,非是居民區與商業區。一到夜晚,就停止百姓在這附近往來了,利於安全。

二是臨近東水門,運輸條件比較好。

三就是在這一帶汴水的北側,則是居民區與手工業區,可以招聘到大量工人與織女。

四是在它的西北處,就是京城最大的客棧區域,利於商賈往來休息。

因此朝廷在這裡將幾個倉儲改成了未來絹交的生產基地。在邊上又置立了銀行司衙門。

未來得招募近千工人與織女的,然後簽訂保密協議,再用流水線方式生產,提高效率,也利於保密。

而且王巨從彼岸帶來了十來臺專門為新交製造的蒸汽機以及其他的一些排版印染機械,另外就是在正研發的近千套相關模具。王巨在彼岸就斷定朝廷會對新交進行改造,因此這個就沒有帶過來了。

其實對這種機械再稍做一下改造,就可以放在印刷書籍上。

不過眼下誰也不會去關心印刷書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