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二〇〇章 動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〇〇章 動手 (1 / 3)

“打臉,韓公肚量不會這麼小。”章楶道。

“也許吧,可我怕啊。”王巨說道。

實際好水川兵敗後,秦州數千百姓攔道那一鬧,韓公不再是以前的韓公了,所以才有了水洛城事件。水洛城事件後,加上慶曆新政失敗,歐陽公也不再是歐陽公了。他們以前是以範文正做榜樣,耿直敢言,但那是以前。理想失敗,看到官場的黑暗,人生數起數落,因此都想保住自己的位子,有的事明知不對,不過為了位子,為了親人親戚的利益,還是去做了。

但這個不能說。

“質夫兄,我再說兵,提起兵,老百姓時常懷念漢唐雄風,可是漢唐時計程車兵有沒有我朝士兵強壯,未必。我只說一條,雞雀眼。為什麼以前夜戰很少?正是有許多士兵有雞雀眼,一到夜晚便看不到事物,但我朝士兵有沒有人有雞雀眼?”

雞雀眼就是夜盲症,主要是缺少維生素a,多吃一些肚髒與雞蛋就能改善了。可宋朝沒人知道啊,漢唐更沒有人知道了。宋朝人夜盲症的少,不是宋人喜歡吃肝臟,而是意味著伙食在提高,包括葷腥食物比例在增加中。

“正是軍中罕有雞雀眼,所以我三戰都發起了夜行軍,身體不弱,武器也在進一步改良,但縱橫那一朝那一代,有我朝收入之多,投入的軍費之巨?那是否意味著我朝軍事比漢唐做得會更好?”

這個問題問得太難了,章楶大半天不能說話。

“為什麼遼興宗親率十萬大軍被李元昊殺得落花流水,後面僅是一支偏軍就差一點攻破了西夏的興慶府?或者換一個問題,岐溝關慘敗後,我朝上下震恐,如果李繼隆手中沒有指揮權,而是換一個文官,或如韓公,或如範公前去指揮,會不會取得唐河徐河兩場大捷?那麼我朝又將面臨什麼樣的光景?”

“曹公是武將。”

“曹公是武將,但他取得過什麼樣能拿得出手的戰績?”

“平滅南唐。”

“質夫兄,你再看一看史書吧,如果不是潘美先行打下了基礎,王明劉遇皖江口大捷,南唐能不能順利拿下?不如我再做一個比喻,我朝平南唐出動了多少兵馬?但平南漢又出動了幾何兵馬?南漢遠在嶺南,潘美一支孤軍,前去那塊飛地,花了多長時間拿下的南漢?但曹公有了潘美打下的基礎,又了王明劉遇那場悍戰,又花了多長時間才平定南唐?不要說南漢沒有兵馬,蓮花峰一戰,南漢出動的十五萬軍隊不是軍隊是螞蟻?”

不提潘美吧,就是用田重進與崔彥進等將做主帥,也比曹彬強吧,至少不會輸得那麼慘,那麼莫明其妙。

這樣的例子仍有很多,如是狄青聽從餘靖與孫沔指揮,能不能取得崑崙關大捷?

李繼隆的老子李處耘吃人肉是不好,可若不是他有勇氣從慕容延釗手中搶過領兵權,能不能迅速拿下湖南?

或者定川砦之戰,用狄青張亢代替葛懷敏,會不會敗得那麼慘?

“子安,你所說的,實際只有一句話,用對人,用好人。但這個何其之難,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地方不同年齡,表現也不同。薛仁貴一生近乎無敵,卻兵敗於大非川,拉開唐朝丟失青海的序幕。薛訥屢戰屢敗,然而最後卻大敗吐蕃人,又拉開了盛唐的序幕。除非李靖衛青這些無敵之將,可古今往來,又有多少無敵之將?”

王巨說的可不是這個,而是宋朝的畸形制度。

就算薛仁貴慘敗過一次,但用薛仁貴,比用韓範與葛懷敏好吧。

況且薛仁貴的對手與薛訥的對手也不同,薛仁貴的對手乃是論欽陵,這也是一尊戰神,前唐時間,恐怕除了李靖在軍事上略在其人之上,餘下的都不是他對手,要麼李績能勉強與之持平。

不要說薛仁貴與郭待封不和,沒有這件事,論欽陵還能找到薛仁貴大軍中的漏洞,然後將它放大,擊敗薛仁貴,頂多敗得不會那麼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