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九十章 好兆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章 好兆頭 (1 / 3)

“這就是最好的幾種新紙。”李員外說道。

竹子取材時間比較早,它只能取春天的嫩竹,夏天也有嫩竹,不過不及春天的嫩竹,除非工藝跟上去。

眼下能弄出來就不錯了,哪裡談什麼工藝跟上去?

不過還要漚曬很長時間。

因此到了七月,新紙才送到延州城。

王巨看著五種新紙。

兩種熟料紙,三種生料紙。熟料紙一種乃是純竹紙,還有一種夾雜著少量藤皮做的竹紙,也許白潔度不及前者,可它的韌性很好。

生料紙一種也是純竹紙,王巨先用筆在上面寫字,又用手拉了拉說道:“不行,還得改進。”

也能用了,可韌性依然有點差。

還有一種生料紙裡面加雜著麻皮,這個質量不錯,就是有些厚。

最後一種質量最好,裡面有藤皮,有麻皮,以及其他材料,並且很薄,不過工藝更復雜,雖然薄,成本卻比第二種生料紙還要高一點。

“成本如何?”

“成本最低的就是你說的不能用的生料紙,它相當於同等紙的十分之一到十五分之一之間。”

“這個暫時不用考慮,以後逐步改進,說其他四種。”

“次之就是這種熟料紙,大約相當於同等紙的七八分之一,再次便是這種麻生料紙,大約相當於六七分之一,其次是最後一種生料紙,大約相當於五六分之一,最後一種熟料紙大約相當於三四分之一。”

成本賤就賤在材料上。

想一想,一畝田能收穫多少麻皮與藤皮,更不用說種植還得要成本的。

但竹子不同,杭州西邊的山區有無數竹山,根本就不需要種植成本,嫩竹上來,山民砍下來就可以賣錢,頂多與一根春筍價差不多。而且它不是僅用皮,整根竹子斬頭除尾後都可以用。並且哪裡河流密佈,運輸成本也很低。

可沒有大規模投產,究竟成本幾何,誰也不敢說。

然而朱歡又重重地說了一句:“真的很便宜。”

這種成本這種紙一旦推出去,會形成什麼衝擊?他是商人,能不清楚嗎。宋朝那麼大,讀書人那麼多,一年得用多少紙張?

不但他,其他八個參與竹紙的員外同樣激動得喘粗氣。

若不是王巨歲數太小,估計有人能伏在地上狂喊:“王巨,你就是我們的再造父母啊。”

而且有兩人心中都計劃好了,一旦投產,乾脆將家搬到杭州去,杭州好啊,省得呆在邊區受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