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榮府眾人表現讓她極為齒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榮府剛被抄過家,眾人都在想著自保,對於和親一事,巴不得探春馬上出府。
探春想起這些年,和自己相熟的姑娘太太們,走得走,嫁的嫁,竟是幾乎無人來送自己。
和自己最相熟的二哥哥,卻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
剩下的人中,惜春還被關在屋裡,無法出來送自己。
李紈卻是一臉喜色,因為賈寶玉暴斃和探春和親的原因,宮裡給榮府加了個爵位,八成要落到賈蘭頭上,所以李紈才如此春風得意。
而且探春薛寶釵一嫁一逃,三人只剩其一,李紈終於可以代王夫人獨力掌家了,雙喜臨門,難怪她這麼高興,不過這面上表現得也太過明顯了。
探春是心道雖是國子監祭酒女兒,卻不學詩書,只讀些女經之類,這樣當真好嗎?
院子裡面看事通透的,都是看過不少書的,反而是不讀書的王家人和李紈這種,行事讓人頗為不太舒服。
探春望著空蕩蕩的家門口,心中泛起一股淒涼之感。
她走上前去,和賈母跪拜告別,猶豫了一下,又走到王夫人面前,同樣行了大禮。
自己弟弟還在府裡,探春是怎麼也不可能和王夫人撕破臉的。
探春禮畢,終於還是狠下心來上了馬車,再也沒有回頭看一眼。
已經沒什麼好留戀的了。
薛寶琴在旁邊看了,心道三姐姐心事太重,就是因為想有一番作為,卻無能為力,才如此失落。
但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呢?
自己這一嫁,什麼周遊四海,什麼經商路上的風土人情,估計都化為泡影了。
鞭炮聲響起,一輛輛馬車魚貫出了榮府,經過大門緊鎖的寧府,出了寧榮街,往玉京碼頭而去。
江南道統制使府裡,北靜王拿著一疊厚厚的冊子,下面俞大猷恭恭敬敬站在地上,回答著北靜王的話。
北靜王把手裡冊子搖了幾搖:“俞總兵,這就是你你手下水師五千人的名冊?”
俞大猷答道:“秉王爺,確實都在這裡了。”
北靜王霍然起身,“把他們全部召集過來,我要點兵!”
俞大猷為難道:“現在一大半人都在整頓海防,要是都召集他們回來,那些海盜誰來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