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明初第一豪強> 第172章 不立科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2章 不立科舉

“我決定了,不當所謂的島主了,也不當所謂的豪強。應天這一仗之後天下應該就應鼎定,我想除了邊關以外某些有可能不太長眼的人們,應該沒有什麼人有底氣再找我們的麻煩了。。。”應天城頭臨時的軍議上,這樣的話一說出來。張誠張勇乃至其他一些人心中的石頭就算是落了地,人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喜色。畢竟之前的張小磊可是嶄露出過只願意當一個島主,甚至是僅僅一個豪強的打算的。世上有什麼豪強,比一個大國的君王更闊綽,更有足夠的資源來封賞從龍之臣?

“是啊,這一仗之後,以我們現在的軍力實力,天下已經少有對手。不過,應該給我們的建立的王朝起個國號吧?”趙管家可是深知張小磊並不怎麼信任外人的品性,不論國號是什麼,自己都很可能擁有極大的封賞,就是過去的一些宰相甚至權臣都未必能及。因為過去朝代的中央權力就算是建國之初也需要籠絡很多人,可是如果有一支一萬多人就可以無敵的隊伍,這一萬多人還無需必須是非常難治的牙兵牙將,甚至孩童都可以勝任。彈藥和相關的資源還隨時可以掌握控制,那還需要看誰的臉色?豈不是自家就是整個天下?

“那你們看看,取個什麼樣兒的國號為好呢?”張小磊說這樣的話當然是想看看自己身邊一些人的意見和才華而已。叫什麼,自己實際上已有一些腹案和考慮。

“我看也別自創什麼花活,還是叫做大周吧,這樣,至少我們就不是亂臣賊子。現在,讓那南周讓出政權和國號,應該都不是什麼難事。”

“我看還是漢比較好,自古以來的朝代以兩漢國祚最久,甚至成為我們漢人民族的自稱。”

“強別人國號幹啥?我看,不如就叫清如何?明乃火命,我們是代明而立,乃是水命,大清這個國號。。。”

聽到這兒,張小磊也實在有些失望了,感覺自己手下這些親信在文才方面還真是不能跟一般的文人相提並論:“算了,我看就叫大新吧,也不算別出心裁。兩漢時候的王莽就曾經以新為國號。為什麼叫做這個國號,我也思考過了。我覺得,我們與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就是應該不迷信前人,不迷信舊的實物。我們的民族乃至世間,最為缺乏的品質就是推陳出新不斷的進步,總是要到上古先賢去翻故紙堆。如果總是這樣,我擔心有一天,我兩年來設計和發展出來的火器也終將會落伍。被那外人終究取而代之。。。”

聽到這樣的話,身邊人並不是感覺十分認同,尤其是聽到這些理由的時候。誰不希望自己的朝代千年萬年,要是以新為國號,會不會如那王莽當年所建立的朝代一樣是個短命的王朝?

不過,同有可能獲得的巨大利益相比,這些都是小節了。見到張小磊似乎固執己見的樣子,其他人也沒有再說什麼。

在瞭解了自己這些身邊人的才華和本事後,張小磊也改了主意,不打算進行什麼討論了。直接講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在這之前,還是給眾人一個甜棗比較好。

“我知道在座的諸位都關心我新朝會不會新開科舉的問題,我的看法是暫時不開科舉。如果不開科舉,我們的天下也能正常運轉下去,甚至更好。那就這樣辦了,如果實在不行,按照實際的需求落實新的政策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

聽到這樣的話,雖然有很多人覺得興奮,因為這樣:皇親國戚還有跟隨張小磊的手下肯定就能分到更多的蛋糕。不過也有人說道:“元代尚且最終開了幾屆科舉,我們。。。”

“元代入北地百年之後才有科舉一說,除了早期的屠民政策不得人心以外,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問題嘛。我們也不是沒有調查過。文具資源的相關工匠本來就不多,我們開了科舉,可能很長時間內大部分的刊印與紙張資源都會去搞那些四書五經。我認為這些對於提高真正的國力,或者對於真正的教化萬民無益。如果有足夠的資源,我們要讓全天下的百姓們都能夠讀書識字,選拔出來的聰明人不是搶我們的蛋糕或者同我們黨爭及勾心鬥角用的,而是創作出更多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音樂、小說、戲劇。在算術、圖形幾何乃至格物等方面真正能夠有突出的成就,當然還包括能夠依靠民間誕生的聰明人研發出更多更先進的兵器裝備。在各行各業的技術水平和工匠們的經驗總結方面都能有所提高。不論科舉考什麼東西,只要搞出一套官僚體系。就算是非常實用的技術為核心,也會成為人們追求權力而謀求不當利益的手段。會出現學閥、吏閥,還有各種各樣的反動學術權威。我不希望我們社會上的聰明人和真正的英才都把透過權力地位獲得好處當成最重要的事情。”張小磊還想起了很多架空小說裡所謂的“古代公務員考試”,但張小磊並不認為當官有什麼技術含量。或許工業時代的工業官僚需要一定技術含量,可這個時代還不是所謂的工業時代啊?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很多幹部,根本就是沒有多少文化的軍轉幹部,可是軍管會時代取得的攘外安內成就誰人能及?當幹部最重要的東西是人品、是忠誠、是服從,是不熱衷權術。講究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幕府時代的日本武士們都比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官員更具有管理好一個社會的真正所需品質、。

不過為了防止自己的腦補與想當然太過脫離實際,張小磊還是補充道:“以後,在各個封地,怎樣選拔執政管理人才你們可以看著辦。在封地上搞搞科舉看看成效也無妨。科舉的標準由你們自己定,天下多數地方,還是按我的看法辦:要當官,先當兵。我知根知底的人才能委以重任。當官這事兒我看沒有什麼特別的技術含量,最重要的就是忠誠,退伍的近衛軍比文人更合適。當然,也有可能我的看法是錯誤的,如果效果不好,再開科舉那也無妨。”

喜歡明初第一豪強請大家收藏:()明初第一豪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