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誰也不服誰。
朱然出來打圓場,卻以年紀最小為由,被二人罵了回去。
這讓朱然鬱悶不已。
反倒是孫暠一言不發,若有所思。
董襲、朱桓爭執不下,又追丟了山越人的蹤跡,大軍便就此駐紮了下來。
眼看著任務將要失敗,就在其他三人懊惱之際,倒是被孫暠想了一個辦法出來:
他們屢屢被山越人埋伏,可見在此地作戰是山越人的詭計,所謂誘敵深入。
而他們停滯不前,山越人必然著急。
既然他們也沒什麼好辦法,所幸假戲真做,讓董襲、朱桓之間矛盾“激化”。
到時候,讓董襲、朱桓中某一人率軍離開,讓山越人覺得有可趁之機,主動來進攻。
等到雙方爆發大戰,離開的那一部再調轉方向,來到山越人的後方進行夾擊!
如此一來,必能一勞永逸,全殲山越人!
這一計劃得到了董襲、朱桓、朱然三人的贊同。
既然董襲、朱桓二人彼此誰也不服誰,所幸三人就推舉孫暠做了主將,主持大局。
反正是孫家人,身份、地位和他們也是不一樣的。
何況這麼做,還能賣一個面子給孫暠。
何況孫暠提出的計策看著也挺靠譜的。
於是,麾下兵力最多的朱桓率部假意離去,只留下孫暠、董襲、朱然三部繼續留在營中,等待山越人前來進攻。
彭式那邊,原本對埋伏屢屢成功,正感到得意之際,忽聞江東軍駐紮下來不走了。
按照他的計劃,的確是要誘使江東軍追擊,然後引到後方數十里處的一個山谷中的。
屆時,他只需要將江東軍包圍在山谷中,然後萬箭齊發,便能全殲江東軍。
只要覆滅了這支江東軍主力,他便能揮師北上,攻破金陵,並且繞開侯景,自己做上江東之主。
可惜的是,他的夢想被江東軍的按兵不動給破壞了。
於是,他往江東軍大營附近派去了許多探子,然後就收到了江東諸將內部發生矛盾,主將與副將不合,主將竟然負氣,然後率部離去的訊息。
真是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