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戰的兩年,別看曹操大獲全勝,但治下軍民也因此疲憊。
可以說,河北大戰,曹操之所以能夠取得大勝,是與他強大的後勤分不開的。
但這強大的後勤也是建立在上百萬人不辭辛勞,脫離生產下的。
也就是說,曹操已經打不動了,也沒有能力再發兵討伐孫策了。
於是,無奈的曹操只能按兵不動,一面安置流民,一面解散大軍令他們返回原籍進行休養,只留下幷州降卒以及潁川境內的精兵。
這時候的曹操,依舊對孫策奪他淮南、南陽的事情念念不忘,準備在短暫的休養後,繼續發兵討伐孫策。
然而,讓曹操沒想到的是,這個冬天格外地冷,也格外地長,大雪直到來年二月也不停。
朝中、各地,那些不滿曹操的大臣紛紛上書,認為這是曹操窮兵黷武所致。
但忠於曹操之人卻認為這是天子、漢室失德所致。
加之,兩年前的衣帶詔事件,以及兩年期間天子的一系列小動作,也讓天子和曹操之間的裂痕因此越來越大。
但天子畢竟是天子,曹操也拿他沒辦法,曹操也終於第一次嚐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帶來的苦果。
經濟上,曹操的治下百姓多有凍死,加上兩年大戰的消耗,曹操治下元氣大傷。
政治上,內有天子,外有地方諸侯。曹操原本因為淮南的丟失,而上表設立的幾位刺史,也漸漸發展起了自己的勢力,竟讓曹操有些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
如此一來,曹操的勢力不管在中央,還是在地方都為之大衰。
軍事上,曹操雖然取得了河北大戰的勝利,軍隊也更加地強大,但面對隱隱約約稱霸南方的孫策,曹操也無可奈何。
時間一天天過去,大雪還是一直在下,直到三月初,下雪才終於停止。
但這時候再進行春耕也來不及了,眼看著就要面臨一場有史以來最大的饑荒,曹操只能下令拿出所有的存糧,為百姓賑災!
但之後,竟然又傳來了西涼羌、氐叛亂的訊息,鎮守西涼的馬騰、韓遂不敵,向曹操求援!
內憂外患之下,迫於壓力,曹操只能聽從荀彧等人的建議,委派王猛為使者,南下與孫策結盟!
只要和孫策結盟,南部防線就牢靠了。
如此一來,曹操才能騰出手穩定內部,並向西涼發起支援!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