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陳慶、鄧羌都回來了,只要荊州四大家族不傻,那必然也會知曉是我本人回來了。
屆時,我相信四大家族中的大部分人都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此乃我此行計劃中的分化瓦解也。
九月,我率領四萬大軍離開宛城,大軍開始南下。
同時,作為前鋒先行的陳慶、鄧羌已經率軍抵達新野,原曹軍的新野守將——史渙投降。
就此,新野全城落入了我軍之手,鄧芝也與鄧羌之間兄弟相見。
九月中旬,我率領大軍抵達新野,我在這裡也見到了鄧芝。
之後,我委任鄧芝為新野縣令,繼續坐鎮此地。
至於史渙,他本是曹軍將領,如今投降了我方。
對於如何安置史渙,我想都沒想,直接大手一揮讓他做了南陽都尉。
原本史渙只是無奈投降,誰成想因禍得福,居然被我委以重任。
這一下子,史渙就算原本不是真心投降的,現在也得真心投降了。
於是,史渙在對我一番感恩戴德之後,隨即北上宛城赴任。
至此,我軍來到新野,也就意味著正式結束為期一年半的雍涼之旅了。
此時,由於我軍主力已經回到了荊州腹地,作為先鋒的陳慶、鄧羌也已經開到了襄陽、安陸二郡邊境。
訊息靈通的荊州四大家族,自然也知曉了我本人回來的訊息,一時間荊州四大家族亂作一團。
對此,我權當不知,而是繼續率軍南下。
隨著我本人回來的訊息席捲二州,荊州上下,頓時也不再動盪!
尤其是襄陽全郡的百姓,無不互相奔走相告,彷彿是過節一樣。
百姓們載歌載舞,對於我本人的歸來,百姓以此慶祝。
畢竟我本人都回來了,那麼“三十萬江東軍全軍覆沒,大將軍孫策殞命”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一時間,荊州上下百姓無不欣喜萬分,荊州四大家族顫顫巍巍。
其中,唯獨鄧家、韓家諸位最是聰明,當即改旗易幟。
由於在孫權上位後,鄧家家主受到提攜,因此出任了安陸太守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