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1474章 北齊崛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74章 北齊崛起 (1 / 3)

公元208年5月。

隨著大漢朝廷全面開展的外交策略,漢末異姓王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高歡也就此成為了首位異姓王!

在經過了一系列儀式以後,北齊王—高歡正式加冕,不過在此前面卻要加上“大漢”二字——大漢北齊王!

可是不管怎麼樣,高歡都已經如願以償,從此在爵位上更進一步了。

雖然只是爵位和頭銜變得更高了,且北齊軍隊還得聽從朝廷的調遣,但高歡實際上獲得的好處還遠不止於此。

首先,高歡獲得了更多的權利,尤其是北齊公國升格為了北齊王國。

這樣一來,高歡就能組建屬於自己的小朝廷,文武官員、將領們也能因此而更進一步。

於是乎,高歡大手一揮,手下們紛紛加官晉爵。

一時間,北齊上下人人感奮,將士們更是士氣高漲。

這些年來,北齊草創於河北大戰期間,又於秦漢大戰之際休養生息。

之後,北齊先是擊敗了青州軍的北伐,再是粉碎了叛將—麴義與中部鮮卑的陰謀。

緊接著,北齊發兵兩路北伐,接連大勝。

一直到現在,北齊的疆域儼然成為了大漢在北方的屏障,否則劉裕又如何甘心給高歡封王呢?

在疆域上,北齊東抵遼水,西達河套。

北齊治下,總計有十六個郡,分別為:雲中、定襄、雁門、代郡、上谷、廣陽、涿郡、漁陽、右北平、遼西、中山、常山、河間、安平、渤海、安平、鉅鹿。

其中,雲中、定襄、雁門——三郡,原先隸屬於幷州治下。

中山、常山、河間、安平、渤海、鉅鹿——六郡,原先隸屬於冀州治下。

代郡、上谷、廣陽、涿郡、漁陽、右北平、遼西——七郡,原先隸屬於幽州治下。

由於如今的大漢已經分崩離析,北齊的十六個郡又分別隸屬於原先的幷州、冀州、幽州三州之地,因此北齊在行政區劃上必須要進行革新。

按照大漢朝廷的要求,北齊治下理當分為雲州、幽州、冀州,分別為;

雲中、定襄、代郡、上谷、廣陽為雲州,治所—代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