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我方上下全都懵逼了,沒想到朝廷已經窮成了這樣?
或許也確實如此,畢竟朝廷治下百廢待興,尤其軍隊還是重新組建的。
軍隊建設需要錢,各地城池修繕需要錢,給官員、將領發放俸祿更需要錢糧!
雖然朝廷剛剛平定了士族之亂,無數士族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朝廷肯定透過抄家已經大撈了一筆。
但想到那海量的花銷,朝廷就算入不敷出也實屬正常,因此我對荀攸說的話還是相信的。
“若是我方無償提供三萬輛車呢?上策可用否?”我又不死心地問道。
說起來,這個上策絕對是最符合我方利益的,因此我十分希望朝廷能夠採納。
“若如此,朝廷就需要徵召三萬民夫,若是夏季、冬季,則勞民也!若是春季、秋季,則傷民也!”荀攸說道。
雖然荀攸這話說的有點讓人不太舒服,但事實就是如此,畢竟我方的政策和朝廷是不一樣的。
我方徵召民夫要給工錢,因此並不傷害百姓的利益,可是朝廷則不然。
若是朝廷徵召民夫進行運輸,那麼每個月就得需要三萬人,實際就是好幾批的三萬人。
事實上,我方要提供給朝廷的車輛也遠遠不止三萬輛,民夫更不止三萬人。
畢竟這只是每個月一批的數字,每一批到前線再往返就是三四個月,因此差不多就要四批。
因此,朝廷實際需要用到十二萬輛車,以及十二萬民夫!
何況民夫們還需要休息,實際每個月都要徵召不同的一批三萬民夫,這就真可謂是勞民傷財了。
若是細細算來,這個上策也確實不靠譜,或許還不如中策呢!
“那中策呢?”我有些不死心地問道。
“下策最佳,中策次之!”荀攸不假思索地說道。
“………”
聞言,我不禁無語了,頓時也明白了糜竺的意圖。
在我方看來的上中下三策,在荀攸看來卻要倒著來,畢竟雙方的利益是相反的。
也就是說,其實咱們雙方都不願意吃虧,那讓誰吃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