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如此,下官就代表陛下和朝廷謝過大將軍啦!”荀攸連忙施以大禮道。
可誰知,張昭、張紘、劉巴、謝安等人卻是坐不住了,紛紛站出來向我進行勸誡。
“主公,萬萬不可啊!如今我軍十大軍團有四個在北,兩個在南,左近只有襄樊、水師和第一、第二近衛軍團可以調動!莫非要把軍隊全部用來運糧嗎?若是有個萬一,我方必有傾覆之危吶!”謝安說道。
謝安之言贏得了許多人的贊同,周瑜、魯肅、陸遜也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援,並直呼此舉不可。
“主公,區區每月二十萬石糧草倒是不足掛齒,可大軍一動,難保北周不會出兵攔截!雖然我軍用軍隊運糧比之使用民夫要來的安全,但若是大戰一開,我方的休養生息之策也必將擱淺吶!”張昭說道。
“是啊!”張紘、劉巴不禁附和道。
“難道就沒有萬全之策了嗎?”我不禁詢問道。
“主公的初衷乃是為了縮短運輸路線,因此不得不考慮北周鐵騎的動向,從而有了出動軍隊來運糧的考慮。原先我方對朝廷的貿易和援助,之所以要在臨淄進行,也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一切。如今北方大戰再開,朝廷有難,我方加大援助力量也實屬應當!可無論如何都不能破壞了我方之大計啊!”張昭不禁慷慨激昂地說道。
“主公,在下已經想好了上中下三策!”一直沉默不語的糜竺卻是突然站出來說道。
“快快說來!”
聞言,我不禁大喜,其他人也紛紛將目光投到了糜竺的身上。
“上策,售賣三萬輛大車於朝廷,我方從臨淄每月交付三十萬石糧草,再由朝廷自行徵召三萬民夫運輸糧草!
中策,發動我方境內大部分商隊,為朝廷運輸糧草!
下策,依照主公之策,由襄樊軍團和水師軍團來運輸糧草!”糜竺說道。
話音剛落,現場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分析著其中的利弊。
我的腦子裡也在飛快地計算著,說實話,這三策其實都不錯!
若按照上策,我方還能多賣朝廷三萬輛車,這又是一大筆商業稅收!
若按照中策,我方的商隊除了運糧外,還能夾帶商品到北方和前線進行售賣,真是一舉兩得!
若按照下策,那就是我之前的想法了,貌似也不壞!
“荀大人以為如何?諸位又以為如何?”我有些驚喜地問道。
“回大將軍!朝廷上下正勒緊褲腰帶在過日子,幾乎每一分錢糧都投入到了前線和軍隊上,又如何有餘力購買貴方的車輛?”沒想到荀攸直接否決了上策道。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