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間,石勒也曾經多次拉攏過張燕,可彼時的張燕卻是拒絕了。
直到上黨被劉曜搶走之後,張燕這才答應了石勒,因此劉曜就被雙方給孤立了。
此時,劉曜還不知道此事,他正為得了一郡之地而感到沾沾自喜。
由於得了上黨,壺關自然也被劉曜所得,劉裕的使者自然也第一個見到了劉曜。
劉裕姓劉,劉曜也姓劉,雙方自然就是一家人。
然而彼此都不知道的是,劉曜雖然是名義上的聯軍盟主,但實際上的劉曜卻是已經成光桿司令了。
一方面是石勒、張燕已經在暗中聯合,從而孤立了劉曜;
一方面是劉曜雖然名為趙王,但地盤不過只有剛剛到手的上黨郡,而對幷州的其餘郡縣並無控制權。
另一方面是劉曜的軍隊來自河東,如今河東卻被秦軍所得,劉曜的軍隊實際上已經成了無根浮萍。
雖然劉曜麾下的將士大多以各地流民組成,但還是有很多河東人士,這使得趙軍上下早就人心惶惶了。
哪怕劉曜得了上黨郡做地盤,從而暫時沒有了後勤方面的憂慮,可趙軍卻已經沒有多少戰心了。
這使得劉曜成了“光桿司令”,名義上為聯軍盟主,可根本指揮不動幷州軍、黑山軍、趙軍。
甚至在巧取豪奪了上黨之後,原先來自河東的將士就逃散了大半,現在的三萬趙軍只是一個虛數了。
實際趙軍只剩下了不到兩萬人,清一色由流民組成,可正因為如此他們和黑山軍也就沒了本質上的區別。
既然劉曜搞走了張燕的一郡之地,那張燕就搞走劉曜的軍隊,從而以牙還牙!
因此,在劉裕的使者到來後,劉曜的實際情況已經十分糟糕了。
雖然得了一郡之地,但是軍隊卻是跑的跑,就連剩下的人心也散了。
面對如此局面,劉裕的使者彷彿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劉曜自然是要好好拉攏的。
只要能夠牽上漢帝這條線,劉曜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最差也能混個清閒王爺不是嗎?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