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1327章 戰略調整(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27章 戰略調整(下) (1 / 3)

隨著秦軍撤退,我方的北部邊境終於迎來了和平,在久戰之後我方也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在此次戰事中,鄧艾無疑是立下了大功,於是被我傳令擢升為了討寇將軍!

之後,鄧艾將繼續鎮守武關,從而護佑宛城魏軍的側翼。

魏軍方面,曹丕暫時以宛城為大本營,並聯合我軍苟延殘喘。

由於請求得不到回應,曹丕也是無奈,偏偏又不敢獨自向秦軍採取軍事行動。

於是乎,魏軍只能暫時駐紮下來,甚至在秋收前連糧草都得依賴我軍。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南下計程車民實在太多,從而阻塞了糧道。

對此,我直接下令讓還未南下的流民全部在南陽、汝南、譙郡等處就地安置,此舉贏得了曹丕的好感。

畢竟現在的曹丕最需要的一個是地盤,另一個就是人口,只有二者皆有才能確保魏軍有反擊秦軍的實力。

然而我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在拒絕出兵幫助魏軍之後作的補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荊州、淮州吸納的流民已經飽和了。

尤其是在這麼多年的治理下,二州的土地大多已經分給了軍功、傷殘、戰死將士的家屬,二州也實在沒有更多的土地來安置流民了。

甚至連荒地都已經分完了,再要想繼續安置流民,恐怕就得將他們遷移到益州、湘州、江州去了才行。

此舉無疑是一個大工程,事實上我方現在就是在這麼幹的,只不過遷延日久一下子也完不成罷了。

畢竟自從許都淪陷以後,中原至少有三百萬流民南下,這麼多人口都頂得上半個大州的人口了。

流民南下需要土地安置,需要口糧養活,還需要官吏對他們進行登記造冊。

因此,自三月份以來,整整半年時間我方的官吏們都忙得不可開交。

哪怕大家都這麼努力了,結果也僅僅只安置了大約二百萬人口,最後還有百餘萬流民被迫安置到了淮水以北的幾個郡。

由此可見,安置流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一下子就耗光了我方几乎一半的糧草儲備。

也正是這個原因,此舉直接導致了我軍再無糧草支撐大規模軍事行動,除非等到秋收之後。

好在中秋到來,秋收也漸漸地開始了,等到秋收後我方就將迎來一波大豐收。

值得一提的是,曹魏原本在各郡都採取了大規模屯田,在秋收後他們也能迎來一波大豐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